[发明专利]一种信号长时间积累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78781.4 | 申请日: | 202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4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柱;朱林;王恒;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宝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 代理公司: | 陕西佳禾宏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80 | 代理人: | 高美化 |
| 地址: | 710076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长时间 积累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长时间积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回拨数据,并将接收到的回波数据,进行滤波匹配,将滤波匹配后的回波数据利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得到每帧的相参积累结果,将所述相参积累结果,采取速度区间分段的方法,进行多普勒距离矫正,并将矫正后的多普勒距离进行求模叠加,得到非相参积累结果,检测所述非相参积累结果,并选取较大的非相参积累结果作为输出结果。该信号长时间积累算法具有运算量小,所需缓存空间小等优点,适合泛探测体制雷达的工程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积累算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长时间积累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泛探雷达又称为同时多波束DBF雷达,其核心思想是“随时探测各处”,在覆盖空间范围内提供连续不间断的多种功能。泛探雷达的发射波束均匀照射宽广的空域,利用同时形成的多个窄波束连续接收信号。与传统的扫描式雷达不同,泛探雷达没有波束扫描的过程,而利用DBF波束形成技术形成同时接收多波束,针对每路波束的输出进行同样的信号处理过程。由于目标始终处于波束照射中,因此理论上泛探雷达可实现对覆盖空域的全时间、全空间监视,并对不同距离范围内的目标实现不同数据率的积累和检测。例如:在近程,雷达可积累较少的脉冲数,以支持火控系统对高数据率的要求;在中远程,则可积累较多的脉冲数,执行常规的监视任务。由于泛探测雷达采用宽发窄收技术,发射天线增益很低,必须采用长时间信号积累技术来增加探测距离。
常规相参积累方式一般要求目标在波束驻留时间内的多普勒频率处于一个分辨单元之内,即目标相对于雷达在径向上做近似匀速运动,其回波包络的移动不能超过一个距离单元。如果观测时间较长,则上述条件很有可能不成立,相参积累后的目标能量会在距离和多普勒单元上发生二维扩散,无法有效的积累到一点,引起信噪比损失。在已有的长时间积累算法中,回波包络的对齐和多普勒扩散的补偿是关键问题,但现有方法大多运算量较大,难于工程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信号长时间积累的检测方法,相对于常规的长时间积累算法,该算法运算量大大降低,易于工程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信号长时间积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回拨数据,并将接收到的回波数据,进行滤波匹配,将滤波匹配后的回波数据利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得到每帧的相参积累结果,将所述相参积累结果,采取速度区间分段的方法,进行多普勒距离矫正,并将矫正后的多普勒距离进行求模叠加,得到非相参积累结果,检测所述非相参积累结果,并选取较大的非相参积累结果作为输出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收回波数据具体为,通过公式(1)计算目标相对雷达的径向距离后,再利用公式(2)接收回波数据,得到回波信号;
目标i相对雷达径向距离:
式中,tm为慢时间,t且tm=mT,T为脉冲重复周期,ri0为t0时刻目标i相对雷达的径向距离,vi为目标i的速度,ai为目标i的加速度;
雷达回波信号:
式中,q(t-2ri(tm)/c)为雷达发射信号在径向距离ri(tm)处的延时信号,fc为载波频率,c为光速,Ai为第i个点的回波幅度,m为第m个回波基带信号,M为第m个重复周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匹配滤波具体为利用公式(3)进行回波数据的滤波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宝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宝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8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