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轴拉试件精细模具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77811.X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8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硕;赵海涛;刘民生;黄跃平;吴昊田;丁健;相宇;沈万亿;林峻玮;蒋佳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08;G01P15/00;G01C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轴拉试件 精细 模具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轴拉试件精细模具,包括试模本体,试模本体上沿着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无线感知拉杆,试模本体包括底板,底板上两端相对设置有两个端板,两个拉杆本体分别向内侧方向穿过两个端板,拉杆本体内设置有两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与三轴加速度数据感知与发送模块连接,试模本体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强制对中套筒;还包括姿态估算展示端。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混凝土轴拉试件精细模具工作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混凝土轴拉试件精细模具及其工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杆难以精准对中,以及对中后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导致拉杆倾斜、错位,带来试件加载时荷载偏心,引起实验失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轴拉试件精细模具及其工作方法和控制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材料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轴拉试件是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中最常见试件之一,基于其获得的混凝土轴心受拉强度和混凝土交界面性能指标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试件制作时需要讲两根拉杆预埋至混凝土中,作为传力构件。在混凝土轴拉试件的制作中,由于拉杆对中不当,或由于混凝土浇筑或振捣,拉杆的错位与倾斜非常常见且难以避免。拉杆的对中非常重要,拉杆的错位或者倾斜将导致混凝土受拉试件在拉力加载的过程中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产生荷载的偏心与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导致获得的混凝土材料性能指标错误。现有技术中,传统模具拉杆难以精准对中,以及对中后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导致拉杆倾斜、错位,带来试件加载时荷载偏心,引起实验失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轴拉试件精细模具及其工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杆难以精准对中,以及对中后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导致拉杆倾斜、错位,带来试件加载时荷载偏心,引起实验失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轴拉试件精细模具,包括试模本体,所述试模本体上沿着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无线感知拉杆,所述无线感知拉杆包括拉杆本体和保护壳,所述试模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两端相对设置有两个端板,两个所述拉杆本体分别向内侧方向穿过两个所述端板,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通讯连接的三轴加速度数据感知与发送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拉杆本体上螺纹套设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接触,所述拉杆本体内设置有两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三轴加速度数据感知与发送模块连接,所述试模本体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强制对中套筒,两个所述拉杆本体分别伸入到所述强制对中套筒的两个端口中,所述强制对中套筒上中部沿着径向方向设置有高精度水准泡,所述底板上中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子水准泡;还包括姿态估算展示端,所述姿态估算展示端包括展示端主体,所述展示端主体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展示端主体侧面连接有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通讯相连,所述展示端主体侧面设置有开关和归零按钮,所述展示端主体内部设置有数据解算模块,所述展示端主体与所述电子水准泡采用有线方式连接。
所述底板沿着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内侧开设有固定所述端板两端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端板限位短板,所述端板内侧开设有固定所述端板限位短板的第二凹槽。
所述无线感知拉杆包括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可充电电池分别与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加速度数据感知与发送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
所述强制对中套筒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呈C字形,所述套筒主体的C字形口部开设有用于固定紧固螺栓的螺孔,所述套筒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套筒端部定位口,所述套筒端部定位口内表面设置有薄橡胶片,所述薄橡胶片用于填充所述套筒端部定位口与所述拉杆本体之间的间隙,所述高精度水准泡位于所述套筒主体的C字形口边缘。
所述展示端主体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展示端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模块,所述可充电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
显示屏、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数据解算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7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