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5070.1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4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榕;覃智斌;田雷;郑甜力;蔡冬;梁世仁;吴贤峰;吴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益昕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南昌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4;C12R1/22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存方法,涉及微生物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的pH进行分阶段调控,能够提高乳杆菌和肠球菌的混合发酵效果,平衡两种菌种数量与活性,提高菌剂质量,解决乳杆菌抗逆性弱的短板,有效避免或减少混合发酵中出现杂菌。本发明还提供了保存试剂,其能有效延长上述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保存期限,在30天和90天的保存时限内,菌量均没有明显的下降,保存效果优于于现如今的乳杆菌和肠球菌复合微生态制剂,大大促进了生产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且无法形成芽孢的细菌的统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除极少数外,其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所以乳酸菌也是目前益生菌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菌。
乳杆菌属由于很早以来就被应用在发酵工业,其在乳酸菌类中应用极为广泛,其有着产酸能力强,扩培后菌量高的优点,能起到促消化、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但其具有抗逆性较差,竞争能力较一般等问题。而肠球菌属中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虽然也属于乳酸菌,应用面却不如乳杆菌。
目前,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存在无法有效应用的问题,比如发酵时容易出现污染以及存活性差等问题,容易在保存、运输和应用的过程中出现菌量低和杂菌多等情况。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存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乳杆菌的种子液和肠球菌的种子液混合后发酵;发酵过程中,按3个阶段对发酵培养基中的pH进行调控:第一阶段,调控pH为6.6~6.8;第二阶段,调控pH为5.9~6.1;第三阶段,调控pH为5.0~5.2;其中,第一阶段为发酵的第0~(6~10)小时,第二阶段为发酵的第(6~10)~(14~18)小时,第三阶段为发酵的第(14~18)~(28~32)小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由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制备获得。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的试剂盒,其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保存试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保存试剂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0.5~0.6份、玉米淀粉2~2.4份、抗坏血酸钠0.2~0.24份、七水硫酸亚铁0.48~0.5份、磷酸氢二钾0.4~0.48份、磷酸二氢钾0.08~0.1份、亚麻酸4~4.8份、单油酸甘油酯0.5~0.6份、羧甲基壳聚糖0.4~0.5份和氯化钠0.85~0.9份。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和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保存试剂。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保存方法,其包括:将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保存试剂混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发现,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的pH进行分阶段调控,能够提高乳杆菌和肠球菌的混合发酵效果,平衡两种菌种数量与活性,提高菌剂质量,解决乳杆菌抗逆性弱的短板,有效避免或减少混合发酵中出现杂菌,为复合菌剂的应用提供了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益昕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南昌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益昕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南昌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5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纤碳纤复合拉挤板材
- 下一篇:一种分离钴萃余液中氯盐与硫酸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