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座椅靠背框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1493.6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1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司昆明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座椅 靠背 框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汽车用座椅靠背框架(1)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的第一侧框架(2)以及第二侧框架(3)、连结第一侧框架(2)的上端部(2a)以及第二侧框架(3)的上端部(3a)的上框架(4)、安装于第一侧框架(2)的上端部(2a)且引导安全带的上托架(7)。第一侧框架(2)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挤出件,下端部(2b)被固定。第一侧框架(2)在垂直于车辆上下方向的截面中具有闭截面部(10)。第一侧框架(2)的上端部(2a)被向车辆后方压溃,与下端部(2b)相比,上端部(2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厚度变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座椅靠背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用的座椅靠背框架中,公知有内置安全带的构造。这样的构造中,汽车急减速或者撞击时经由安全带对座椅靠背框架施加大的负载。因而,为了抑制屈曲变形的发生,要求具有高耐负载性能的座椅靠背框架。
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具有高耐负载性能的汽车用的座椅靠背框架。该座椅靠背框架中,侧框架具有闭截面形状,发挥高耐负载性能。此外,通过令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向车辆后方弯曲并且部分地切除,能够较大地确保座面上方的空间,令上下车变得容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5-101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座椅靠背框架中,需要将具有闭截面形状的侧框架的一部分切除的加工。这样的加工在制造工序上复杂且困难,优选省略。因而,从简易地制造的角度出发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安全带内置型的汽车用座椅靠背框架及其制造方法中,实现具有高耐负载性能且能够简易地制造的构造。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汽车用座椅靠背框架,
具备:
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分离地配置的第一侧框架以及第二侧框架、
连结前述第一侧框架的上端部以及前述第二侧框架的上端部的上框架、
安装于前述第一侧框架的前述上端部且引导安全带的上托架,
前述第一侧框架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挤出件,下端部被固定,
前述第一侧框架在垂直于车辆上下方向的截面中具有闭截面部,
前述第一侧框架的前述上端部被向车辆后方压溃,前述第一侧框架的前述上端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厚度比前述第一侧框架的前述下端部小。
根据这样的构成,第一侧框架具有闭截面部,所以具有高耐负载性能。此外,第一侧框架的上端部向车辆后方被压溃,所以能够较大地确保座面上方的空间,令上下车变得容易。此外,第一侧框架的下端部被固定,上端部配置有引导安全带的上托架,汽车在急减速或者撞击时通过上托架被向车辆大致前方向施加高负载,所以在下端部被施加相对高的弯曲扭矩,在上端部被施加相对低的弯曲扭矩。相对于此,由于将上端部向车辆后方压溃,令上端部比下端部更小,所以能够令下端部的截面系数比上端部的截面系数大,能够有效地确保必要的耐负载性能。
也可以前述闭截面部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分开地配置的一对的侧壁,
前述一对的侧壁在前述第一侧框架的前述上端部随着前述压溃而向前述闭截面部的内侧折入。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易于保持第一侧框架的外观、满足设计上要求的形状布置。此外,即便汽车急减速或者撞击时施加负载,一对的侧壁相互彼此支承,所以能够确保高耐负载性能。
也可以前述一对的侧壁的各自在前述第一侧框架的前述下端部具有向前述闭截面部的内侧凹陷的形状的槽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1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