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施工顶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57415.0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5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荆永波;姚显贵;杨令航;张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28 | 分类号: | E21D15/28;E21D15/42;E21D15/46;E21D15/55;E21F17/18;E21F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施工 顶部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施工顶部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多个支撑单元均包括水平支撑部和拱顶支撑部,减震钢棒,数量为多个,均呈八字形均匀布设于拱顶支撑部的上拱顶支撑部和下拱顶支撑部之间,减震钢棒的顶部与上拱顶支撑部铰接,减震钢棒的底部与下拱顶支撑部滑动连接;支撑柱为减震柱,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构成倒八字形的减震钢棒之间,支撑柱的顶部穿出上拱顶支撑部位于上拱顶支撑部的上方,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在下拱顶支撑部上。本发明的地铁施工顶部支撑装置能够形成有效的点面协同支撑体系且随着顶部压力变化由柔性支撑转变为刚性支撑,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且能够及时发出预警,提醒施工人员及时撤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施工顶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隧道工程越来越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地铁不仅增强出行的快捷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还为城市环保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地铁施工方法一般包括明挖法和暗挖法,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置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明挖法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大,阻断交通事件较长,施工噪声大、振动明显。
暗挖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不开挖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办法,暗挖法包括钻爆法、盾构法、顶管法等,其中盾构法应用最为广泛。
暗挖法施工形成的地铁隧道需及时支护,由于地下隧道其顶部依然要承受原有的地面建筑带来的荷载,因此需要对顶部进行有效支撑。现有的地铁钢支撑都是设置多根水平的支撑钢管,能够确保地铁隧道的稳定性,防止塌方,但是目前的地铁钢支撑,在受到顶部压力后整个支撑体系都在受力,对整个支撑结构的受力要求较高,且单纯的刚性支撑耗能效果差,无法根据顶部压力情况调整支撑结构的受力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地铁施工顶部支撑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施工顶部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沿地铁洞线方向相互拼装的支撑单元,各支撑单元均包括:
水平支撑部,平行于地铁洞线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固定在地铁洞线侧壁上;
拱顶支撑部,包括上拱顶支撑部和下拱顶支撑部,所述上拱顶支撑部和下拱顶支撑部均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部上方,且端部与水平支撑部两端固定连接,水平支撑部和下拱顶支撑部之间还设有支撑斜杆;
减震钢棒,数量为多个,呈八字形均匀布设于所述上拱顶支撑部和下拱顶支撑部之间,所述减震钢棒的顶部与上拱顶支撑部铰接,所述减震钢棒的底部与下拱顶支撑部滑动连接;
支撑柱,数量为多个,为减震柱,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构成倒八字形的减震钢棒之间,所述支撑柱的顶部穿出上拱顶支撑部位于上拱顶支撑部的上方,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在下拱顶支撑部上;当支撑柱受压下移后,与之相邻的减震钢棒受压滑动并趋于垂直。
较佳地,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顶板,底部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与减震钢棒外部轮廓吻合的豁口,所述豁口内侧设有橡胶垫。
较佳地,支撑柱包括上支撑管和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套设在上支撑管内,且上支撑管和下支撑柱之间还设有减震弹簧,所述下拱顶支撑部的底部设有与支撑柱一一对应的警示灯,所述加强板设于上支撑管上,所述下支撑柱固定于下拱顶支撑部上,所述下支撑柱顶部设有用于使警示灯开启的按压式开关。
较佳地,所述水平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板,密封通道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密封通道设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密封通道之间还设有柱塞件,所述柱塞件与密封通道连通用于调节密封通道内的气体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7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