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酶解及富集磷酸化多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6444.5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3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曹轩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苏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唐静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富集 磷酸化 多肽 方法 | ||
1.一种快速酶解及富集磷酸化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对蛋白样品还原烷基化使蛋白样品变性,再向已经变性的蛋白样品中加入SP3重悬液及Sera-MagBeads以便于分离和富集,然后进行酶解得到多肽,最后通过富集柱富集磷酸化多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酶解及富集磷酸化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S1、使蛋白样品变性:取蛋白样品,先加入1M二硫苏糖醇溶液,得到蛋白样品浓度为10mM的溶液,混匀后在37℃孵育60-90min,再加入1M碘乙酰胺溶液,得到蛋白样品浓度为25mM的溶液,混匀后室温避光反应20-40min,再次加入1M二硫苏糖醇溶液,得到蛋白样品浓度为10mM的溶液,室温下反应5-15min;
S2、加入SP3重悬液及Sera-Mag Beads:取S1反应后的溶液,先加入SP3重悬液,且加入所述SP3重悬液的体积不少于溶液的体积,混匀,再按照蛋白样品:Sera-Mag Beads=1:10的质量比例加入Sera-Mag Beads,得到溶液a,然后加入与所述溶液a等体积的无水乙醇,用移液枪吹打混匀,放入恒温混匀仪,转速800-1000rpm,在室温25℃下,混匀5-15min,降速离心后将得到的沉淀物a用乙醇进行清洗操作;
S3、酶解:取S2清洗后的沉淀物a,先加入25mM NH4HCO3溶液,得到样品浓度为1mM的溶液,再按蛋白样品:胰蛋白酶=1:50的质量比例添加胰蛋白酶,用恒温混匀仪800-1000rpm混匀,37℃消化过夜,然后使用16000-18000g离心5-10min,置于磁力架上,完全吸附后取上清液a,将所述上清液a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品a;
S4、将S3得到的干燥品a加入200ul的洗脱液,涡旋混匀,使多肽重悬;
S5、通过富集柱富集磷酸化多肽:先平衡富集柱,然后取S4已重悬的溶液200ul加入到富集柱中,拧紧盖子;轻微振荡富集柱底部5-15s,混匀,室温孵育20-50min,多次重复振荡-混匀的操作;然后使用900-1200g离心20-40s,除去经富集柱流下来的液体,得到沉淀物b;
S6、对S5得到的沉淀物b进行洗涤,更换新的收集管,加入100ul的洗脱液,使用900-1200g离心20-40s,再次加入100ul的洗脱液,且使用900-1200g离心20-40s,收集离心后的洗脱液,合并洗脱液并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品b,即完成磷酸化多肽的收集;
S7、将S6得到的干燥品b用含0.1%FA的溶液溶解,高速离心取上清液b,取1ug所述上清液b用LC-MS进行质谱分析,以检测富集后的磷酸化多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酶解及富集磷酸化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SP3重悬液的组成为50mM 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十二烷基硫酸钠,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1%吐温20,1%乙基苯基聚乙二醇,5mM乙二胺四乙酸,50mM氯化钠,1%的丙三醇,1×蛋白酶抑制剂和5mM二硫苏糖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酶解及富集磷酸化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清洗的详细步骤为:加入180ul 80%乙醇,用移液枪吹打混匀,再放入磁力架吸附,重复2-4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酶解及富集磷酸化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Sera-Mag Beads为两种Beads的等体积混合物,两种Beads分别为Sera-Mag magneticcarboxylate和Sera-Mag Speed Beads carboxylate。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酶解及富集磷酸化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还包括检测已重悬溶液的PH值,若PH>3,则加入适量100%TFA溶液,调节PH值至P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苏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苏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64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加热均匀耐高温的锅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行走埋弧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