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芯并联大功率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35091.0 | 申请日: | 202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0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锴;张园园;曹琳;徐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492;H01L23/495;H01L25/07;H01L21/6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大功率 器件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芯并联功率器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芯片(41)、第二芯片(42)、引线框架、源极金属片(23)、栅极金属片(24)、漏极金属片(21),引线框架包括引线框架基岛区(22)和引线框架脚架焊接区(25),源极金属片(23)一端通过源极框架结合层(39)连接引线框架脚架焊接区(25),另一端两侧面分别通过结合层连接第一芯片(41)与第二芯片(42)的源极,栅极金属片(24)一端通过栅极框架结合层(38)连接引线框架脚架焊接区(25),另一端两侧面分别通过结合层连接第一芯片(41)与第二芯片(42)的栅极,第一芯片(41)的漏极通过第一漏极结合层(31)连接漏极金属片(21),第二芯片(42)的漏极通过第二漏极结合层(37)连接引线框架基岛区(22),漏极金属片(21)与引线框架基岛区(22)通过漏极框架结合层(34)连接;上述所有结构周围由塑封料填充包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并联功率器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芯片(41)包括第一芯片源极、第一芯片栅极、第一芯片漏极,第一芯片源极通过第一源极结合层(33)连接源极金属片(23),第一芯片栅极通过第一栅极结合层(32)连接栅极金属片(24),第一芯片漏极通过第一漏极结合层(31)连接漏极金属片(21);
第二芯片(42)包括第二芯片源极(421)、第二芯片栅极(422)、第二芯片漏极,第二芯片源极(421)通过第二源极结合层(35)连接源极金属片(23),第二芯片栅极(422)通过第二栅极结合层(36)连接栅极金属片(24),第二芯片漏极通过第二漏极结合层(37)连接引线框架基岛区(22)。
3.一种双芯并联功率器件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焊接、烧结或粘合的方式,将第二芯片(42)的漏极与引线框架基岛区(22)结合,第二芯片源极(421)与源极金属片(23)结合,第二芯片栅极(422)与栅极金属片(24)结合,源极金属片(23)与引线框架脚架焊接区(25)结合,栅极金属片(24)与引线框架脚架焊接区(25)结合,第一芯片(41)的源极与源极金属片(23)结合,第一芯片(41)的栅极与栅极金属片(24)结合,第一芯片(41)的漏极与漏极金属片(21)结合,漏极金属片(21)与引线框架基岛区(22)结合,上述所有结合过程均使用结合层结构,最后使用塑封料填充包裹上述部件,且使漏极金属片(21)、引线框架基岛区(22)、引线框架脚架焊接区(25)裸露在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50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