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29023.3 | 申请日: | 2022-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6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29/024 | 分类号: | H02P29/024;H02J9/06;H02M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雍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8 | 代理人: | 沈汶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控制器 主动 放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系统及方法,主动放电系统包括:低压电池源;隔离电源,与低压电池源电连接;信号隔离模块,与隔离电源电连接,并外接一微控制器;延时放电模块,与隔离电源及信号隔离模块电连接;放电驱动模块,与延时放电模块电连接;异常保护模块,与应急电源、隔离电源及放电驱动模块电连接;高压电容,其内存储有多余电量,并于应急电源及异常保护模块电连接;放电执行模块,与放电驱动模块及高压电容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满足低压异常情况下执行主动放电的同时,确保不会因为高压电池未断开引起主动放电电阻的过热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控制器主动放电很多采用放电电阻来实现,为节省成本,所选取的放电电阻一般功率不大,只能承受正常的放电功率,当发生整车主继电器粘连及其它异常放电状况时,很容易发生放电电阻烧毁的问题,目前传统的保护方法是采用在主动放电电路中串联熔断器或增加对主动放电电阻温度监测的过温保护电路来实现的,然而该方式控制方法单一,保护动作的响应速度慢,成效低,且无法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不少通过软件逻辑判断电机控制器的母线电压,来执行快速保护主动放电电阻的动作,但这些解决方式中,放电逻辑无法满足低压异常放电的需求,即低压电池失电时,高压电容仍具有多余电量的情况,无法保护。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系统及方法,通过硬件快速保护电路实现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阻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系统及方法,可满足低压异常情况下执行主动放电的同时,确保不会因为高压电池未断开引起主动放电电阻的过热损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系统,主动放电系统包括:
低压电池源;
隔离电源,与低压电池源电连接;
信号隔离模块,与隔离电源电连接,并外接一微控制器;
延时放电模块,与隔离电源及信号隔离模块电连接;
放电驱动模块,与延时放电模块电连接;
异常保护模块,与应急电源、隔离电源及放电驱动模块电连接;
高压电容,其内存储有多余电量,并与应急电源及异常保护模块电连接;
放电执行模块,与放电驱动模块及高压电容电连接;
当微控制器及信号隔离模块的原边供电电源异常丢失时,微控制器生成一放电信号至信号隔离模块,或隔离电源向信号隔离模块发送低电压信号,信号隔离模块向延时放电模块发送放电请求信号,延时放电模块基于放电请求信号生成放电延时信号至放电驱动模块,放电驱动模块基于放电延时信号向放电执行模块生成驱动信号,使得放电执行模块对高压电容泄放多余电量,使得高压电容的输出电压低于一电压阈值。
优选地,应急电源及低压电池源共同向隔离电源供电,且低压电池源向隔离电源提供的第二输入电压小于未失电时的低压电池源向隔离电源提供的第一输入电压;
隔离电源分别向异常保护模块、信号隔离模块、延时放电模块和放电驱动模块供电。
优选地,异常保护模块监测高压电容的输出电压值,且异常保护模块内预设有一电压下降斜率电路,电压下降斜率电路记录有电压阈值、一斜率阈值及一放电时长阈值;
自低压电池源失电使得隔离电源向异常保护模块发送低电压信号时起,至放电时长阈值后,异常保护模块监测输出电压值高于电压阈值时,生成一中断信号至放电驱动模块,以复位驱动信号关闭放电执行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9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ERD病证结合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光伏电池连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