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24423.5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7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亮;赵紫依;郭纯园;李俊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小艳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涝 积水 分层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城市内涝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所述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包括:进水道、调蓄池和出水道,在所述调蓄池的长度方向上,进水道与调蓄池的一端连通,出水道与调蓄池的另一端连通;在调蓄池的高度方向上,调蓄池内由上而下设置有上部调蓄区和底部净化调蓄区,上部调蓄区和底部净化调蓄区连通,出水道包括溢洪道和排水管;底部净化调蓄区内设有前沉淀池、水流道、过滤结构、后沉淀池和限流板,水流道设置在前沉淀池的下游,后沉淀池设置在水流道的下游;在调蓄池的长度方向上,后沉淀池和出水道之间设有过滤结构和限流板,且限流板靠近出水道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内涝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内涝积水已成为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解决城市内涝,需要构建涵盖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设施、排涝除险设施的城市内涝防治系统。其中,排涝除险设施是关键,而在排涝除险设施中,大型调蓄设施是除行泄排放设施之外的另一类重要设施。
因为内涝积水往往夹杂大量颗粒污染物和生活垃圾,因此,用于内涝积水的调蓄设施需具备拦截水中的漂浮垃圾、减少水中的泥砂的功能,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渗滤,即在调蓄设施的底部铺设渗滤材料,内涝积水经渗透过滤净化后,或从底部收集排放,或入渗补充地下水,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面积换填渗滤材料,建设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蓄设施建设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包括:进水道、调蓄池和出水道,在所述调蓄池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进水道与所述调蓄池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道与所述调蓄池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调蓄池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调蓄池内由上而下设置有上部调蓄区和底部净化调蓄区,所述上部调蓄区和所述底部净化调蓄区连通,所述出水道包括溢洪道和排水管;所述底部净化调蓄区内设有前沉淀池、水流道、过滤结构、后沉淀池和限流板,所述水流道设置在所述前沉淀池的下游,所述后沉淀池设置在所述水流道的下游;在所述调蓄池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后沉淀池和所述出水道之间设有所述过滤结构和限流板,且所述限流板靠近所述出水道设置。
底部净化调蓄区位于调蓄池的靠近池底部位,且前沉淀池位于靠近进水道的位置,则水由进水道进入调蓄池后首先进入底部净化调蓄区的前沉淀池内,在前沉淀池内,水中的部分颗粒污染物(例如:泥沙或者石粒等)沉淀至前沉淀池的池底;经过沉淀的水进入水流道,经过水流道后经过水流道后到达后沉淀池,后沉淀池可以对水中的颗粒污染物进行进一步沉淀;然后水流过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能够对水中的漂浮物(例如:树叶)等杂质进行拦截,经过过滤结构的水到达限流板处,限流板可以对水的流量进行限制,增加水在底部净化调蓄区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水中的颗粒污染物得到充分沉淀,进一步净化水质,还有利于实现定时定量排放;经过限流板的水流入排水管排入下游排水设施。定义与溢洪道的底部齐平的水位为最高水位,也即当调蓄池的实际水位达到最高水位后,超过调蓄池出水量的水可以直接由溢洪道排入下游的排水设施;定义底部净化调蓄区与上部调蓄区的分界线为水质净化调蓄水位。当调蓄池内的实际水位位于最高水位以下且位于水质净化调蓄水位之间时,水可以由排水管排入下游排水设施。不论调蓄池内的实际水位位于哪一位置,底部净化调蓄区始终能够实现对该区域内的水质进行净化,有利于避免下游排水设施堵塞。可以定期对调蓄池内的颗粒污染物以及杂质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44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