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24423.5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7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亮;赵紫依;郭纯园;李俊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小艳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涝 积水 分层 净化系统 | ||
1.一种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道(1)、调蓄池(2)和出水道(3),在所述调蓄池(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进水道(1)与所述调蓄池(2)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道(3)与所述调蓄池(2)的另一端连通;
在所述调蓄池(2)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调蓄池(2)内由上而下设置有上部调蓄区和底部净化调蓄区,所述上部调蓄区和所述底部净化调蓄区连通,所述出水道(3)包括溢洪道(301)和排水管(302);
所述底部净化调蓄区内设有前沉淀池(201)、水流道(202)、过滤结构(203)、后沉淀池(206)和限流板(207);所述前沉淀池(201)靠近所述进水道(1)设置,所述水流道(202)设置在所述前沉淀池(201)的下游,所述后沉淀池(206)设置在所述水流道(202)的下游;在所述调蓄池(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后沉淀池(206)和所述出水道(3)之间设有所述过滤结构(203)和限流板(207),且所述限流板(207)靠近所述出水道(3)设置;所述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还包设置在所述后沉淀池(206)下游的溢流池(5),所述溢流池(5)的远离所述排水管(30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后沉淀池(206)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过滤结构(203)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溢流池(5)与所述排水管(302)连通;
在所述调蓄池(2)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后沉淀池(206)的顶沿不高于所述溢流池(5)的池底,所述后沉淀池(206)的远离所述水流道(20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排水口(208),所述过滤结构(203)位于所述排水口(208)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调蓄区包括顶层调蓄区和中层调蓄区,所述中层调蓄区位于所述顶层调蓄区和所述底部净化调蓄区之间;
在所述调蓄池(2)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溢流池(5)的顶部设有溢流口(501),所述溢流口(501)靠近所述排水管(302)的一侧高于所述溢流口(501)远离所述排水管(302)的一侧,且所述溢流池(5)的总高度低于所述溢洪道(30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501)覆盖有顶部拦污格栅(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板(207)包括板体(2071)和设置在所述板体(2071)上的多个穿孔(2072);所述限流板(207)固定且覆盖在所述进水口的内侧,所述过滤结构(203)固定且覆盖在所述进水口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蓄池(2)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水流道(202)的靠近所述前沉淀池(201)的一端高于所述水流道(202)靠近所述后沉淀池(206)的一端;所述水流道(202)的纵坡为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2)的宽度由靠近所述进水道(1)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出水道(3)的一侧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水流道(202)的宽度、所述后沉淀池(206)的宽度以及所述溢流池(5)的深度均小于所述调蓄池(2)的平均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道(1)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地表水进口(101)和地下水进口(102)。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沉淀池(201)内设有消力墙(209),所述消力墙(209)正对所述进水道(1)的出水方向,在所述调蓄池(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消力墙(209)与所述进水道(1)之间具有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涝积水分层调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后沉淀池(206)的深度为预留沉泥深度、所述排水口(208)的中心至所述后沉淀池(206)的顶沿的距离以及七天内水蒸发的深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44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