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T显示背光模组组装用多功能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24138.3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0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权胜;徐吉杰;蒙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田浩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巢湖市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t 显示 背光 模组 组装 多功能 贴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MNT显示背光模组组装用多功能贴合机,包括贴码单元、贴导电胶单元、翻料件、反射片单元、导光板单元、扩散片单元、增光片单元、检测单元和覆膜单元,所述扩散片单元设置在增光片单元的一侧,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增光片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扩散片单元的输入端设有反射片单元,且反射片单元的输入端设有翻料件,所述翻料件的一侧设有贴码单元和贴导电胶单元,所述贴码单元设置在贴导电胶单元的输入端,且贴码单元的一侧设有上料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设有覆膜单元;利用贴导电胶单元、反射片单元、导光板单元、扩散片单元和增光片单元将多工序整合在一起,简化其人工操作步骤,从而提升了该多功能贴合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面板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MNT显示背光模组组装用多功能贴合机。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之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
专利号CN113012970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包括主机架台,所述主机架台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门架、识别定位机构和滑动支撑平台,所述一号门架和识别定位机构均为“Π”字形结构,所述一号门架和识别定位机构均为纵向设置,所述识别定位机构设置在一号门架的右方,所述滑动支撑平台呈横向设置,所述滑动支撑平台左右穿梭在一号门架的正下方和识别定位机构的正下方,所述一号门架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所述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的两个动子的右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移料机构,所述主机架台的左后侧设置有收料机构。其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传统背光模贴合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背光模贴合机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在背光模贴合机使用时,其上下增光材料及反射片的贴合操作需要人工辅助完成,从而降低了背光模贴合机的工作效率,使用效果较差;其次传统背光模贴合机不具有辅助覆膜结构,在背光模贴合机完成背光材料的贴合操作后,MNT显示材料需要进行整体覆膜操作,传统设备无法一次性同步完成覆膜操作,功能单一;传统背光模贴合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错位现象,在背光模贴合机的各流程环节,需要分别完成导电胶、硅质垫片、反射片、上下增光材料、扩散片和导光板的贴合操作,贴合环节较多,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NT显示背光模组组装用多功能贴合机,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
1、传统背光模贴合机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在背光模贴合机使用时,其上下增光材料及反射片的贴合操作需要人工辅助完成,从而降低了背光模贴合机的工作效率,使用效果较差;
2、在背光模贴合机完成背光材料的贴合操作后,MNT显示材料需要进行整体覆膜操作,传统设备无法一次性同步完成覆膜操作,功能单一;
3、传统背光模贴合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错位现象,在背光模贴合机的各流程环节,需要分别完成导电胶、硅质垫片、反射片、上下增光材料、扩散片和导光板的贴合操作,贴合环节较多,使用效果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MNT显示背光模组组装用多功能贴合机,包括贴码单元、贴导电胶单元、翻料件、反射片单元、导光板单元、扩散片单元、增光片单元、检测单元和覆膜单元,所述扩散片单元设置在增光片单元的一侧,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增光片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扩散片单元的输入端设有反射片单元,且反射片单元的输入端设有翻料件,所述翻料件的一侧设有贴码单元和贴导电胶单元,所述贴码单元设置在贴导电胶单元的输入端,且贴码单元的一侧设有上料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设有覆膜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4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