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包虫病重组疫苗P29表位肽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120983.3 申请日: 2022-09-15
公开(公告)号: CN115645551A 公开(公告)日: 2023-01-31
发明(设计)人: 赵巍;吕咏雪;杨继辉;赵殷奇;朱明星;徐士梅 申请(专利权)人: 宁夏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9/00 分类号: A61K49/00;A61K39/00;A61K39/385;A61P33/10;G01N33/68;G01N33/569
代理公司: 深圳信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0 代理人: 刘嘉怡
地址: 750001 宁夏回族*** 国省代码: 宁夏;6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包虫病 重组 疫苗 p29 表位肽 免疫 小鼠 产生 应答 效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包虫病重组疫苗P29表位肽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将KLH载体与申请人先前研究中筛选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肽耦联构建了三种表位疫苗(rEg.P29T、rEg.P29B和rEg.P29T+B)。此外,这些表位疫苗的免疫原性也在小鼠中进行了评估。本发明肽疫苗免疫后能够诱导对机体具有保护效应的Th1型免疫反应,并且单独B细胞表位疫苗(rEg.P29B)或单独T细胞表位疫苗(rEg.P29T)免疫动物后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因子的水平和维持时间均低于T细胞和B细胞表位联合疫苗(rEg.P29T+B)。综合上述检测结果,rEg.P29T+B表位疫苗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有效的亚单位疫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包虫病重组疫苗P29表位肽 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

背景技术

包虫病(Hydatidosis),又称细粒棘球绦虫病(Echinococcusgranulosu),是 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在畜牧业发达 地区。它的存在给人们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居大的负担。人和食草类动 物(主要指牛羊)因误食虫卵而感染引发疾病。在自然界中,牛羊是包虫病传播 的中间宿主,它也成为包虫病在自然界循环传播是其最重要的环节。

由于包虫病是通过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此,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该 病的传播被认为是可行的。就目前全球范围内,包虫病疫苗的研制还没有达到令 人满意的程度。较为成功的是国外研究的Eg.95疫苗(为一种基因工程疫苗), 现已转化为畜用疫苗上市。在国内的包虫病疫苗研究中,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的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蛋白P29(rEg.P29)是最成功的基因工程疫苗分子之一。在模 拟自然感染的绵羊和继发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分别获得94.5%(Wang H,Li Z,Gao F,et al.Immunoprotection of recombinantEg.rEg.P29 against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in sheep.Vet Res Commun.2016.)和96.6%(Shi Z.Cloning,expression, and protective immunity in mice of a geneencoding the diagnostic antigen P-29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Acta BiochimBiophys Sin(Shanghai).2009.)的免疫保护 效果,这为rEg.P29作为抗细粒棘球绦虫疫苗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重组、表达、纯化而人 工制备的一种蛋白质分子疫苗,具有能够大量生产、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势。 它已经在多种传染病的免疫预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分子疫 苗。但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也显示出基因工程疫苗存在着的一些缺陷。主要表 现在:一是基因工程疫苗是通过细菌来生产,而细菌内的内毒素的清除会为大量 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蛋白质分子疫苗发挥作用并不是靠一个完整的蛋 白质,仅是靠一个蛋白质中部分有效的肽片段(表位肽)在发挥疫苗的效应。也 就是说,在一个蛋白质中,有的肽段具有表位肽的作用,能够引起宿主的免疫应 答而发挥抗原(疫苗)的作用。而一些由疏水氨基酸构成的肽段则不具备这样的 效应,甚至起相反的作用。这也是一些基因工程蛋白不能起到疫苗作用的原因。 基于这一特点,将一个蛋白质中有效的肽段选择出来,并研究其是否具有疫苗的 效应,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分子疫苗——肽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多肽疫苗具 有安全、稳定、产量高、免疫原性好、选择性引发多种免疫反应等优点。以表位 为重点的疫苗接种的一些潜在优势主要包括能够将免疫反应集中在关键的中和 表位上,同时避免引发对保护不起作用甚至可能有害的特异性反应。目前,多肽 疫苗已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肝细胞癌、口蹄疫等疾病的防治背景下 得到广泛研究,代表了疫苗开发的新方向。然而,与任何新方法一样,在表位疫 苗的开发和最终应用方面仍然存在多重挑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未经宁夏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0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