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黄类粗毛纤孔菌人工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20619.7 | 申请日: | 2022-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龙天一;张国财;潘绍玉;娄虎;张娣;赵博;王宏伟;赵涵;翟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A01G18/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黄类粗毛纤孔菌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桑黄类真菌粗毛纤孔菌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栽培基质包含以下组分:杂木屑39%、棉籽壳39%、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和石膏1%。所述人工栽培方法关键要点包括:后熟管理将菌丝培养至生理成熟,控制温度为21‑25℃,光照强度400‑600lx;原基管理时培养出能够发育成子实体的原基,控制温度为21‑25℃,相对湿度80‑90%,CO2浓度400‑600ppm,光照强度400‑600lx;出菇管理时将发育成熟的原基割口放入出菇室培养至粗毛纤孔菌成熟并采收,控制温度23‑26℃,相对湿度85‑95%,CO2浓度350‑500ppm,光照强度400‑600lx。利用该方法种植出的粗毛纤孔菌生长速率快,产量较高,形态好,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具备很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稀药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桑黄类真菌粗毛纤孔菌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俗名粗毛黄孔菌或粗毛黄褐孔菌,按照现代分类系统该菌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e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锈革孔菌目(Hymenoehaet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ehaetaceae)、纤孔菌属(Ionnouts),是一种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桑黄类真菌。目前研究表明桑黄类真菌在预防或治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抗感染、抗氧化等方面有良好的疗效,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桑黄类真菌的生物活性与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密切相关,发挥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是黄酮、多酚、多糖及三萜类物质。目前以野生为主,因其生长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人工栽培投入少而制约着粗毛纤孔菌产业的发展。
申请号为202010249784.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粗毛纤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其主要以桑叶桑枝浸出液制作液体培养基,栽培料以桑枝桑叶为主料、杂木屑为辅料进行袋料栽培,便于粗毛纤孔菌菌丝快速定植萌发、有效缩短了粗毛纤孔菌的生产周期、提高其产量。但由于该方法必须使用较多比例的桑枝桑叶进行栽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申请号为202110311530.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粗毛纤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栽培料以桑枝木屑和莲子壳为主料,中药材汁和发酵床垫料为辅料,其生物学效率为35%,活性物质中粗多糖最高达17.85%,总黄酮达6.81%,总三萜达0.86%,具有良好的药用菌活性。但由于该方法必须使用桑枝桑叶进行栽培,还需要中药材进行煮制以及发酵床垫料的制备,操作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子实体形态不好。
目前国内的栽培技术还不成熟。本发明使用较宜获得的棉籽壳和杂木屑材料为主料,麸皮和玉米粉为辅料,代料栽培粗毛纤孔菌,生长周期短,人工管理方便,生物转化率高,子实体多糖、黄酮类、多酚成分含量高,适合规模化人工栽培粗毛纤孔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毛纤孔菌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粗毛纤孔菌人工栽培技术不成熟,出菇期子实体形成慢,生长不整齐、商品性不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粗毛纤孔菌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为栽培培养基,所述栽培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杂木屑(椴木、杨木)39%、棉籽壳39%、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和石膏1%,拌料后的含水量为60-62%。装袋,灭菌,冷却备用。
一种粗毛纤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接菌:在无菌条件下将粗毛纤孔菌液体菌种接种至菌袋中;
S22,发菌:将接种后的料袋转移至黑暗培养室中发菌培养35-40d,控制培养室中温度为24-26℃,保持适当通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0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化砷渣的回收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向圆极化的倒F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