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黄类粗毛纤孔菌人工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20619.7 | 申请日: | 2022-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龙天一;张国财;潘绍玉;娄虎;张娣;赵博;王宏伟;赵涵;翟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A01G18/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黄类粗毛纤孔菌 人工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粗毛纤孔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栽培培养基,所述栽培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杂木屑39%、棉籽壳39%、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和石膏1%,拌料后的含水量为60-62%,装袋,灭菌,冷却备用。
2.一种粗毛纤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接菌:在无菌条件下将粗毛纤孔菌液体菌种接种至菌袋中;
S22,发菌:将接种后的料袋转移至黑暗培养室中发菌培养35-40d,控制培养室中温度为24-26℃,保持适当通风;
S23,后熟管理:待栽培袋内菌丝满袋或9/10袋时将菌袋转移至后熟培养室进行培养5-40d,直至菌袋生理成熟,控制后熟培养室内温度为21-25℃,相对湿度80-90%,CO2浓度400-600ppm,光照强度400-600lx;
S24,原基管理:待栽培袋出现黄白色或淡黄色明显原基,说明该菌袋可转入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
S25,出菇管理:对已产生原基的菌袋进行割口,将其转入出菇室进行培养7-14d,控制出菇室温度为23-26℃,相对湿度85-95%,CO2浓度350-500ppm,光照强度400-600lx,培养子实体至成熟;
S26,采收:待菌盖边缘从黄白色变为黄色、菌盖向上卷曲时或者边缘有多孔状产生即可进行采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粗毛纤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S23中菌袋经后熟培养后,菌袋大体由白色菌丝变为黄色,说明已经菌丝已经生理成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粗毛纤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S24中菌袋经后熟培养后,菌袋出现黄白色或淡黄色原基,且原基面积大于9cm2,长3-7cm,宽3-7cm,方可转入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粗毛纤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S25中菌袋经后熟培养、原基管理,出现能够实现出菇的原基后,在原基处进行割口,长4-8cm、高3-6cm,只需去除菌袋表面塑料,无需对菌袋栽培料进行破坏。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CO2浓度,此时为子实体分化的关键时期,控制不当将导致子实体畸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06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化砷渣的回收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向圆极化的倒F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