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3098.4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健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E21B47/11;E21B47/008;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肖晨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连通 特性 参数 一体化 智能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和装置,本发明通过井口流态分析仪可以自动识别油井见水水淹等级和水源的侵入来源,本发明装置可实现示踪剂自动投入和自动监测示踪剂采出时间和浓度,同时可在线监测采出水的矿化度,来识别分析井网之中注采井之间的动态连通性状况,为水驱油田实时分析注入水推进速度油层渗流速度提供基础数据,油井采出水在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可直接回注到底层,减少了油田采出水的处理量。井场云平台根据目标井网部署信息智能分析调整制定注水方案,由本发明装置自动控制注水井的压力指数和每日注水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是现在工业的灵魂,石油不仅仅作为能源,石油还是许多化工产品,如塑料、纤维和合成橡胶制品原料,是最为主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开采是指在有石油储存的地方对石油进行挖掘,提取的行为。随着石油的开采,地壳的油腔中石油减少,导致石油的输出压力变小,就需要的油腔中注水来保持压力。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程度的不断增强,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性以及注采井网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势必造成注入水在平面上的舌进和在纵向上沿高渗透层突进现象,出现部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大多数油田正处于高含水和特高含水的开发阶段,即含水率超过80%以上,导致油层水淹严重,特别对于“三低”油藏(低孔、低渗、低产),由于储层在纵、横向上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更为严重,造成注水驱油和冲刷过程更为复杂。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油藏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将发生变化,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有可能产生特高渗透率薄层(水淹层),流动孔道变大,造成注入水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的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水驱油的效率。为了提高水驱油的效率,需要对目前油藏的注水状况有详细和准确的了解,明确油水井的对应关系及注入水的推进速度等,以制定出更有效的开发方案及行之有效的调整措施,而这些措施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因此需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油藏进行精细的数据监测和情况分析。
首先对于采出水的来源的判断最为关键,是注水井注入的注入水还是地层水,见水井见水的程度分析,判定油井水淹程度,根据不同见水的水源不同制定相应的措施。
其次要更好的分析油水井间连通性的对应关系,目前采用的是采用人工示踪剂监测方法,将一定浓度的示踪剂从注水井注入,在周围油井检测采出水中示踪剂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示踪剂采出曲线,通过数值分析求出油层的物性参数。利用所得到的物性参数可以描述油藏。示踪剂从注水井投入,靠人工操作需要停井关阀门再投入示踪剂等一系列复杂操作,按要求每一天取样一次,两次取样时间间隔必须大于8小时,检测分析记录峰值出现时间,即使峰值出现后也不能骤然终止取样,还要采取渐减法继续监测,即1次/1天→1次/2天→1次/4天·····延长取样时间,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监测效果。所以示踪剂监测时间长一般都需要几个月时间,人工每天到现场取样回来在实验室通过分光分度计进行化验,而且需要同时对井网相关的多口井同时监测,所以工作量极为繁重,并且检测的数据准确度也受到时间跨度的影响,并且不能得到最为精准的注水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和装置,其优点在于实现示踪剂自动投入和自动监测示踪剂采出时间和浓度,同时可在线监测采出水的矿化度,来识别分析井网之中注采井之间的动态连通性状况,为水驱油田实时分析注入水推进速度油层渗流速度提供基础数据,根据目标井网部署信息智能分析调整制定注水方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健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健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3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