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3098.4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健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E21B47/11;E21B47/008;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肖晨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连通 特性 参数 一体化 智能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油井采出物:通过安装在管线上高频次流态检测仪,连续监测井口管线含水率变化曲线,获取油井井筒体积和抽油泵信息计算出从井底抽油泵出口到井口管线的在油管内的总液量QZ,通过功图传感器计算出抽油机每一个冲程抽油泵出口排出的采出物液量累计积QCL,QCL=QC1+QC2+QC3......+QCn,计时当QCL不断增加等于QZ时,即油井采出物在井筒内从从井底抽油泵出口举升到地面时间,记为一个监测周期T,流态分析仪记录一个监测周期含水率变化曲线,将含水率变化曲线分为两种流态,一是曲线从高含水值近乎100%到低含水值反复震荡曲线为见水曲线段,二是曲线没达到90%以上高含水值,上下震荡区间为某一含水值范围波动不超过30%,该曲线段为未见水稳定段,将其中见水曲线段所占比监测周期T比例Fw来划分水淹比例等级;
S2、判断水淹井的水源来源:
(1)、当在一个监测周期内检测含水率连续在100%含水值和低含水值间震荡的,判断为注入水;
(2)、当在一个监测周期内检测含水率稳定在一定区间内的曲线,判断为地层水;
S3、投入示踪剂,连续化验采出水示踪剂峰值系数,确认时间,根据注入水推进速度油层的流体参数,调整注水方案;
S4、调整日注水量和注入监测注入压力曲线;确定堵水和调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监测周期含水率变化曲线包括两种情况:
(1)、含水率变化区间稳定没有震荡区,井为驱油效果好的井,无需调整;
(2)、存在震荡区,震荡区间按其值划分水淹级别为:未水淹油层、弱水淹油层、中水淹油层和强水淹油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震荡区间按其值划分水淹级别的标准为:Fw10%,为未水淹油层;10%≤Fw≤40%为弱水淹油层;40%≤Fw≤80%为中水淹油层;Fw≥80%为强水淹油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获取地层矿化度的历史数据,若矿化度高则为地层水水淹井,从地层措施;若矿化度低则确定为注入水水源,进行示踪剂监测。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油水井连通特性参数注采一体化智能分析方法使用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处理数据的智能控制单元;
包括功图传感器,功图传感器安装在油井的抽油杆悬绳器上,功图传感器实时采集油井的功图信息,通过智能控制单元计算出采出物液量;
包括流态分析仪,流态分析仪安装在油井的来液管线上,流态分析仪采集高频次含水率变化数据,所述流态分析仪、功图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单元数据连接;
包括回注水处理器,每个井场布置一台回注水处理器,井场的油井管线通过集输汇管和单量汇管与回注水处理器连接,回注水处理器装有微波破乳加热器,采出物经微波照射后的形成额外的乳状液,可立即看到脱出的水,以便后续的分离,采出物经过加热后在回注水处理器其中进行油水分离,回注水处理器上设置有油出口和污水出口,油出口与井组集输管线通过管道相连,污水出口与注水井通过管道连接;
包括污水化验设备,污水化验设备安装污水出口的输出管道上,污水出口的管道上安装有取样阀,取样阀的输出端与污水化验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化验设备包括:精细过滤器、在线分光光度计和在矿化度分析仪,精细过滤器和取样阀的输出端连接,在线分光光度计和在矿化度分析仪分别连接在精细过滤器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健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健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30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