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底架设备更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6893.5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义;刘华;胡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市兴华轨道交通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1/00 | 分类号: | B61K11/00;B60P3/00;B62D33/08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底架 设备 更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底架设备更换装置,涉及车辆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更换工装以及用于牵引更换工装移动的牵引机构,所述更换工装分设为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用于承载零部件的浮动承载平台、用于安装浮动承载平台并带动其水平移动的中间承载架以及用于支撑整个更换工装的外承载架;本发明提供的更换工装,其通过设置两套分别控制横向和纵向平移的驱动单元,配合螺旋升降机构和齿轮偏转机构,即可满足放置在浮动承载平台上的设备实现升降、横向与纵向平移、偏转四向动作,对于体积、重量大的的车载底部设备安装定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大大减轻人员作业难度,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底架设备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特别是高铁、动车、城轨列车的普及,一大批客运列车面临车载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更换周期。而车底设备的更换作业现阶段只能在架车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这就造成了架车机工位时间紧、任务重,车辆的维修时间无法保证,严重时可能影响铁路运输的安排。
在现有的不架车的情况下车底设备的更换作业中,普遍是通过装载转运车对更换件进行装载移送,常见装载转运车的高度基本超过客运列车车底最小离地间隙,使其不能直接将需更换设备直接运送到车底更换位置,需要人工二次搬运,且现有装载转运车的装载面不能同时实现升降、横向移动、纵向移动、水平偏转等动作,无法满足体积、重量大的设备拆卸和安装工作时各个安装孔位的精确对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底架设备更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底架设备更换装置,包括更换工装,以及用于牵引更换工装移动的牵引机构,所述更换工装由内向外分设为三层,依次包括浮动承载平台、中间承载架和外承载架,所述外承载架与牵引机构相连接,用于安装和支撑整个更换工装,所述中间承载架设置于外承载架内侧,用于安装浮动承载平台并带动其水平移动,所述浮动承载平台用于承载拆装更换的零部件;
所述中间承载架的内壁通过若干个十字滑动架与中间承载架连接,所述十字滑动架包括横向直线导轨和纵向直线导轨,所述横向直线导轨与纵向直线导轨相互垂直排布并滑动装配,所述横向直线导轨与外承载架固定连接,所述纵向直线导轨滑动设置于横向直线导轨顶部并与中间承载架固定连接;所述外承载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间承载架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驱动单元,两个所述驱动单元分别安装与外承载架相邻的两个侧边边沿,两个所述驱动单元分别用于驱动浮动承载平台沿横向和纵向移动,分别称为纵向驱动单元和横向驱动单元,所述纵向驱动单元的驱动方向与纵向直线导轨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横向驱动单元的驱动方向与纵向直线导轨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平移伺服电机,所述平移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副,所述滚珠丝杆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直线导轨副,所述直线导轨副的一侧与中间承载架固定连接;
所述浮动承载平台包括平台框架,所述平台框架的边沿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绑带钩环,所述平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台承载板,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偏转中心轴,所述偏转中心轴的底部与中间承载架转动连接,所述浮动承载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浮动平台转动的齿轮偏转机构,所述齿轮偏转机构包括偏转伺服电机,所述偏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偏转主动齿轮,所述平台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偏转从动齿轮,所述偏转从动齿轮与偏转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偏转从动齿轮的厚度大于偏转主动齿轮的厚度,以保证浮动承载平台整体升降运动过程中偏转从动齿轮与偏转主动齿轮始终保持稳定啮合;
所述中间承载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对浮动承载平台进行升降调节的螺旋升降机构,所述螺旋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伺服电机和若干个梯形丝杆副,所述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链条与若干个梯形丝杆副传动连接,若干个所述梯形丝杆副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球轴承,若干个所述万向中心轴的顶部均与平台承载板的底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市兴华轨道交通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市兴华轨道交通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6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