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把手结构及智能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79468.5 | 申请日: | 202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2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芬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迈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杨振礼 |
| 地址: | 330224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结构 智能 | ||
1.一种把手结构,用于转动打开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主体,包括连接的转动部和握持部,所述转动部上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包括沿轴向设于所述转动部两端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相较于所述第二开口远离所述握持部;
安装台,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并与所述收容腔的侧壁固定,所述安装台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安装台开设有安装孔;
生物识别器,贴靠于所述收容腔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底壁;以及
支撑构件,与所述安装台安装固定,并能够穿设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生物识别器抵持;所述支撑构件包括连接件、卡扣件和至少一个抵持件,所述卡扣件和所述抵持件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安装台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所述卡扣件穿设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安装台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卡接,所述抵持件穿设所述安装台并将所述生物识别器压紧于所述收容腔的底壁上;所述连接件呈环状,所述安装台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环形槽,至少部分所述连接件收容于所述环形槽内;
其中,所述生物识别器以第一姿态穿过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收容腔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由第一姿态转换为第二姿态而贴靠至所述收容腔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底壁,所述生物识别器通过翻转而从所述第一姿态转换为所述第二姿态;
所述安装孔的开孔形状与所述生物识别器在所述第一姿态的轮廓形状匹配,以使所述生物识别器能够以所述第一姿态穿设所述安装孔;
所述收容腔的安装空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生物识别器在所述第二姿态的轮廓尺寸,以使所述生物识别器能够以所述第二姿态在所述收容腔内转动;其中,所述安装空间为所述收容腔在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空间;
所述安装孔的开孔尺寸小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径向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持件包括不共线设置的第一抵持件、第二抵持件和第三抵持件,所述第一抵持件、所述第二抵持件和所述第三抵持件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第一抵持件、所述第二抵持件和所述第三抵持件中的任意两个之间间隔设置;
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贯穿连接件且两两间隔的第一穿设孔、第二穿设孔及第三穿设孔,所述第一穿设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抵持件穿设,所述第二穿设孔用于供所述第二抵持件穿设,所述第三穿设孔用于供所述第三抵持件穿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持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倒角或圆角,所述第一穿设孔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置倒角或圆角;所述第二抵持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倒角或圆角,所述第二穿设孔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置倒角或圆角;所述第三抵持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倒角或圆角,所述第三穿设孔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底壁的一端设置倒角或圆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结构还包括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用于转动打开智能锁;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把手主体连接,以使所述把手主体带动所述旋转构件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构件包括旋转臂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旋转臂并将所述旋转臂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
所述把手结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臂之间;当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旋转臂固定于所述安装台上时,所述旋转臂通过所述缓冲件将所述连接件压紧于所述环形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腔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底壁呈环形状的台阶,所述台阶用于承载所述生物识别器;所述台阶靠近所述安装台的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台阶远离所述安装台的一端的内径;所述台阶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生物识别器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7. 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把手结构;以及
锁芯主体,所述把手结构与所述锁芯主体配合,所述把手结构能够驱动所述锁芯主体动作,以使所述智能锁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迈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迈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94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供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 下一篇: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储能充放电自动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