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溶性活性物的水包油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8262.0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4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常宽;贾宝通;许虎君;高海燕;林良良;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A61K8/34;A61K8/55;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溶性 活性 水包油微 乳液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油溶性活性物的水包油微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乳化剂组合物A;
(2)搅拌的同时向乳化剂组合物A中加入油相B混合均匀,使溶液呈现均一透明状;
(3)再加入水相C继续搅拌至溶液均一透明即得油溶性活性物的水包油微乳液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乳化剂组合物A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磷脂和助乳化剂混合搅拌得到乳化剂组合物A;所述磷脂和助乳化剂的质量比为0.25-0.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为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大豆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乳化剂由低碳醇或低碳醇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当助乳化剂由低碳醇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时,所述低碳醇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醇包括1,2戊二醇和其他低碳醇,所述其他低碳醇为乙醇、异丙醇、1,2-丙二醇、1,2-丁二醇、1,2-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1,2戊二醇与其他低碳醇的质量比为1-1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饱和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不饱和脂肪酸酯、烷基糖苷、C12-C18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甘油单酯、C12-C18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甘油双酯、C12-C18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丙二醇酯、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酸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油相B包括油溶性的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的长链脂肪醇酯、酚的长链脂肪酸酯、醇的长链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油溶性的酚类化合物包括白藜芦醇、光甘草定;所述有机酸的长链脂肪醇酯包括没食子酸乙基己酯、十二醇没食子酸酯;所述醇/酚的长链脂肪酸酯包括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坏血酸四棕榈酸酯或抗坏血酸硬脂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乳化剂组合物A与油相B的质量比为3-30:1;步骤(3)中,所述水相C与油相B的质量比为1-100:1。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油溶性活性物的水包油微乳液体系制备方法制备的水包油微乳液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82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行驶的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