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废汽车压扁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78100.7 | 申请日: | 202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1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中;许开华;瞿龙;王艺潼;刘彭彭;贾世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城市矿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沐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9/00 | 分类号: | B30B9/00;B30B15/3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孙迪 |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废 汽车 压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废汽车压扁系统,包括:主体、用于转运待处理汽车的转运装置、下料装置及压扁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压扁腔,且压扁腔的顶部开口,转运装置与主体间隔设置,用于驱动待处理汽车升降至压扁腔的开口所在平面,并使得待处理汽车平动至压扁腔的开口的上方,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板,下料板内置于压扁腔,并可沿压扁腔的开口方向升降,当下料板上升至与压扁腔的开口所在平面平齐时处于第一状态,用于接收待处理汽车,当下料板下降至压扁腔的底部时处于第二状态,用于带动待处理汽车下料至容纳腔内,压扁装置连接于压扁腔的内壁,用于将待处理汽车挤压成形状规则的块体。本发明能解决吊机或行吊配合上下料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废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废汽车压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快速增加,报废汽车在进行破碎拆解前需要经过压扁处理,以便于报废汽车的转运。
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3271009.0的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报废汽车的压扁装置,包括工作台、开关门、升降机构、下压机构、调节机构、挤压机构、推料机构和收集箱,该装置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报废汽车的压扁装置,在对报废汽车进行压扁处理时,对四周进行防护,同时清理汽车飞溅的残渣。一般报废汽车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在将待处理的汽车下料至工作台内时,通常需要借助吊机或者行吊等起重设备,但由于工作台的下料口设置在下压机构的下方且下料空间狭小,吊机或者行吊在起吊和上下料的过程中十分不方便。
因此,亟需一种报废汽车压扁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工作台的下料口设置在上方使得下料空间狭小,从而导致吊机或行吊配合上下料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报废汽车压扁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工作台的下料口设置在上方使得下料空间狭小,从而导致吊机或行吊配合上下料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报废汽车压扁系统,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压扁腔,且所述压扁腔的顶部开口;
用于转运待处理汽车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与所述主体间隔设置,用于驱动待处理汽车升降至所述压扁腔的开口所在平面,并使得待处理汽车平动至所述压扁腔的开口的上方;
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内置于所述压扁腔,并可沿所述压扁腔的开口方向升降,当所述下料板上升至与所述压扁腔的开口所在平面平齐时处于第一状态,用于接收经所述转运装置转运的待处理汽车,当所述下料板下降至所述压扁腔的底部时处于第二状态,用于带动待处理汽车下料至容纳腔内;
压扁装置,所述压扁装置连接于所述压扁腔的内壁,用于将待处理汽车挤压成形状规则的块体。
进一步的,所述压扁腔的周壁沿开口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槽,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滑动块和至少一个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块的一端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料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扁腔的底部内壁,且其伸长端连接于所述下料板,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板和滑动块沿所述压扁腔的开口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滑动件、用于放置待处理汽车的转运件、第一驱动件及升降件,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板,滑动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转运件可相对所述滑动板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转运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运件和待处理汽车在所述滑动板的顶部所在的平面内平动,所述升降件连接于所述滑动板,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和转运件升降,以使得待处理汽车上升至所述主体的顶部所在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城市矿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沐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城市矿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沐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8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