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氦检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71104.2 | 申请日: | 2022-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喜;李桥文;刘万明;王琨;王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徐春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氦检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组件、上料组件、扫码组件、机械手组件、氦检组件、下料组件、不合格品输送组件、管路组件、氦气存储回收组件以及氦检仪;所述上料组件用于搬运待检测电池;所述扫码组件用于扫描待检测电池上的条码;所述机械手组件将电池搬运至不同的组件处;所述氦检组件用于进行电池的氦检过程;所述氦气存储回收组件用于储存和回收氦气;所述管路组件用于给气体提供连续通路,并控制抽气或者注气的过程。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机架组件、上料组件、扫码组件、机械手组件、氦检组件、下料组件、不合格品输送组件、管路组件、氦气存储回收组件以及氦检仪配合工作完成电池的自动氦检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顶盖密封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氦检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工艺中,对电池顶盖密封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电池顶盖的密封性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顶盖密封不良可能导致电解液泄漏、壳体膨胀、起火爆炸等事故,将给电池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威胁。
当前,锂离子电池行业采用的检漏方法主要有水泡法、气检法、压降法、差压法、流量法和氦质谱检漏法等。其中,氦质谱检漏的检测精度最高,因此被广泛使用。
传统氦检检漏过程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动检测,需要人工多次转移电池至不同的工序处,整个过程效率较低;同时工人需要长时间接触电池,电池内的有害物质可能危害工人健康。因此,亟需一款能够进行电池顶盖密封性自动氦检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氦检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氦检检漏过程不能实现自动检测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自动氦检设备包括机架组件、上料组件、扫码组件、机械手组件、氦检组件、下料组件、不合格品输送组件、管路组件、氦气存储回收组件以及氦检仪;
所述机械手组件和所述氦检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组件上;
所述上料组件用于搬运待检测电池;
所述扫码组件用于扫描待检测电池上的条码;
所述机械手组件用于将扫码合格的电池搬运至所述氦检组件,将扫码不合格的电池搬运至所述不合格品输送组件;
所述氦检组件包括氦检密封腔和注氦机构,所述注氦机构包括注氦嘴,所述注氦嘴位于所述氦检密封腔内,当电池放置于所述氦检密封腔内时,所述注氦嘴能够与电池的注液口密封连接;
所述氦气存储回收组件用于储存和回收氦气;
所述管路组件分别与所述氦检密封腔、所述氦气存储回收组件和所述氦检仪连通,并能够通过所述注氦机构与电池内部连通;所述管路组件能够将所述氦检密封腔或电池内部抽负压,还能够将所述氦气存储回收组件内的氦气注入电池内;在向电池内部注入氦气后,所述管路组件能够从所述氦检密封腔内抽取一部分气体至所述氦检仪处,所述氦检仪用于分析所述管路组件抽取的气体中氦气的浓度,并由此判断电池是否合格;检测结束后,所述管路组件能够将电池内的氦气抽回至所述氦气存储回收组件;
所述机械手组件还能够将氦检合格的电池搬运至所述下料组件,将氦检不合格的电池搬运至所述不合格品输送组件。
作为所述自动氦检设备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氦检组件设置为两组,分别为前氦检组件和复测氦检组件,所述前氦检组件用于对电池进行初次氦检,所述复测氦检组件用于对初次氦检不合格的电池进行复检;所述机械手组件也设置为两组,分别为上料机械手组件和下料机械手组件;当电池初次氦检不合格时,由所述上料机械手组件或所述下料机械手组件转运至所述复测氦检组件处进行复检,所述下料机械手组件用于将复检合格的电池转运至所述下料组件处,复检不合格的电池由所述上料机械手组件或所述下料机械手组件转运至所述不合格品输送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1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