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结构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65451.4 | 申请日: | 2022-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瑶瑶;瞿元;王志超;孙雨;吴志军;蓝光健;辛宇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庞茜 |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结构 车辆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及车辆,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动力电池结构包括:地板框架组件和电芯组件;地板框架组件包括电池舱、辅助梁和防承载板;电芯组件位于电池舱内;辅助梁沿纵向布置于电池舱的中部,两端分别与电池舱的内壁连接;防承载板位于电芯组件的上方,防承载板的边缘分别与电池舱的内壁及辅助梁连接,防承载板为蜂窝形结构,防承载板用于防止电芯组件承受竖向载荷。本公开动力电池结构,电芯组件的上方具有蜂窝形防承载板,起到竖向承载功能,增强地板框架组件侧向的抗冲击变形能力,从而有利于保护电芯组件,提高电芯组件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的大力提倡,电动车辆得到持续发展,作为电动车辆主要部件的电池技术也突飞猛进,为了增加车辆续航能力,电池从小模组发展到CTP(Cel1 To Pack,高集成动力电池)再发展到CTC(Cell to Chassis,电池集成),实现了更高程度的集成化,目前CTC动力电池逐渐成为电池安装的热门。
CTC动力电池具体是将电芯与车身集成,即将电芯集成在汽车地板框架内部,为了实现更大的续航里程,减少充电的频次,从而要尽可能的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电量。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CTC动力电池中电芯需要承受载荷,导致电芯使用环境的恶化,增加了电芯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及车辆,能够解决CTC动力电池中电芯需要承受载荷,导致电芯使用环境的恶化,增加了电芯损坏的风险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结构,所述动力电池结构包括:地板框架组件和电芯组件;
所述地板框架组件包括电池舱、辅助梁和防承载板;
所述电芯组件位于所述电池舱内;
所述辅助梁沿纵向布置于所述电池舱的中部,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池舱的内壁连接;
所述防承载板位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上方,所述防承载板的边缘分别与所述电池舱的内壁及所述辅助梁连接,所述防承载板为蜂窝形结构,所述防承载板用于防止所述电芯组件承受竖向载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舱包括两条横向框梁、两条纵向框梁、底板和地板;
两条所述横向框梁和两条所述纵向框梁分别沿横向或纵向布置后依次连接,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电池舱朝向地面的一侧,所述底板分别与两条所述横向框梁和两条所述纵向框梁连接;所述地板位于所述电池舱背离底面的一侧,所述地板分别与两条所述横向框梁和两条所述纵向框梁连接;
所述辅助梁与两条所述纵向框梁平行布置,所述辅助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横向框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防承载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沿所述辅助梁对称的布置在所述电池舱内,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一电芯上方,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二电芯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框梁朝向所述电池舱内部的侧面设有第一装配台阶,所述纵向框梁朝向所述电池舱内部的侧面设有第二装配台阶,所述辅助梁上表面设有第三装配台阶;
所述防承载板的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装配台阶、所述第二装配台阶和所述第三装配台阶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台阶、所述第二装配台阶和所述第三装配台阶将所述防承载板支撑在所述电芯组件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台阶沿所述横向框梁的内侧面朝向所述电池舱内部凸起,所述第一装配台阶的顶面与所述防承载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5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