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专用倾转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4331.2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0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李宜恒;孙剑;申镇;冯旭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8 | 分类号: | B64C27/28;B64C2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专用 转机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机专用倾转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翼和螺旋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短舱外壳和位于短舱外壳内的倾转部;所述短舱外壳独立位于机翼和螺旋桨之间,机翼与短舱外壳转动连接,并位于短舱外壳的侧面,螺旋桨与倾转部连接,并与短舱外壳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倾转部用于驱动短舱外壳在机翼上转动,以使螺旋桨的旋转平面和机翼前飞平面平行或者垂直,通过将倾转部设置在短舱外壳内,然后短舱外壳独立设置于机翼外部,使得倾转部在驱动螺旋桨进行角度改变的时候更加方便,短舱外壳不会占用机翼内部空间,不会改变了机翼的整体流线外形,从而使得飞行能够更加稳定,节约能源续航更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飞机专用倾转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飞行器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的进行革新,也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飞行器,其中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的功能,但飞行速度交底,航程和航行时间难以提高,固定翼飞行器可以高速巡航,但需要借助跑到滑跑起降,倾转旋翼飞行器结合了旋翼飞行器和固定翼飞行器的优势,具有进行垂直起降、空中悬停、长航程和长航时的优势。
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螺旋桨位置进行倾转,螺旋桨与机翼之间产生角度变化,当螺旋桨的旋转面与机翼前飞平面平行时是起飞状态,当螺旋桨的旋转面与机翼前飞平面是垂直时是前飞状态,其原理是将利用一个倾转的机构将螺旋桨驱动倾转,以使螺旋桨与机翼发生垂直或者平行的状态变化,这种类型的机构,是设置在短舱内,而短舱与机翼是一体设计,占用了机翼的内部空间,使得机翼整体外形不再是由厚到薄的流线形状,变成了由厚到更厚的外形,导致了机翼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变得更大了,飞行能耗过大导致续航不够久,并且由于倾转的机构位于机翼内,维护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专用倾转机构,通过将倾转部设置在短舱外壳内,然后短舱外壳独立设置于机翼外部,使得倾转部在驱动螺旋桨进行角度改变的时候更加方便,短舱外壳不会占用机翼内部空间,不会改变了机翼的整体流线外形,从而使得飞行能够更加稳定,节约能源续航更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专用倾转机构,包括机翼和螺旋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短舱外壳和位于短舱外壳内的倾转部;所述短舱外壳独立位于机翼和螺旋桨之间,机翼与短舱外壳转动连接,并位于短舱外壳的侧面,螺旋桨与倾转部连接,并与短舱外壳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倾转部用于驱动短舱外壳在机翼上转动,以使螺旋桨的旋转平面和机翼前飞平面平行或者垂直,通过将倾转部设置在短舱外壳内,然后短舱外壳独立设置于机翼外部,使得倾转部在驱动螺旋桨进行角度改变的时候更加方便,短舱外壳不会占用机翼内部空间,不会改变了机翼的整体流线外形,从而使得飞行能够更加稳定,节约能源续航更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转部包括往复装置、连接板、衔接板、固定轴、第一部分齿轮、第二部分齿轮;所述连接板和衔接板均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穿过短舱外壳与机翼固定连接,连接板和衔接板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桨上,螺旋桨与固定轴呈垂直位置关系,第一部分齿轮固定安装在固定轴上,并位于连接板和衔接板之间,第二部分齿轮转动安装在连接板和衔接板之间,并与第一部分齿轮啮合,往复装置转动安装在连接板和衔接板之间,并与第二部分齿轮铰接,所述往复装置为电杆,电动推杆自身具有自随性,连接板和衔接板与固定轴转动配合,通过电杆驱动第二部分齿轮使得第二部分齿轮绕着第一部分齿轮啮合转动,以使连接板和衔接板整体带动螺旋桨完成角度变化,并且电杆能够自锁,自锁的稳定程度更好,损耗也小,利用两个部分齿轮的啮合使得旋转空间变小,配合0°到90°的角度变化范围,使得空间能够节省,即0°为前飞状态,90°为起飞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未经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美容仪
- 下一篇:一种内窥镜前端组件、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