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湖清淤底泥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1645.7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6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睿;丁士明;王羽;丁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中科智感(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智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0/00 | 分类号: | C04B30/00;C04B18/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晶杰 |
地址: | 2118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淤 底泥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包括:底泥基质、工业废渣、钙质添加剂、建筑废弃物、激发剂、减水剂和絮凝剂,各原料组分重量份为:底泥基质50~70份、工业废渣8~16份、钙质添加剂8~16份、建筑废弃物0-5份、激发剂0.7~1.1份和减水剂0~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还包括絮凝剂0~0.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基质是河道湖泊中清淤获得的底泥或底泥堆场中进行部分脱水的底泥;工业废渣废渣为矿粉、煤矸石、粉煤灰、钢渣、电石渣和页岩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钙质添加剂为生石灰、石灰石、消石灰、石膏、电石渣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废弃物为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类物质的废料,包括废弃混凝土、废弃红砖和废弃粘土砖,粒径≤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剂为氢氧化钠、硅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或萘系减水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用量重量份数为:底泥基质62份、S95矿渣15份、粉煤灰5份、电石渣5份、生石灰10份、石膏2份、氢氧化钠0.3份、硅酸钠0.6份和减水剂0.1份。
10.权利要求1~7所述的河湖清淤底泥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底泥脱水:清淤底泥,疏浚完成后加入絮凝剂进行沉降,然后输送到机械装置进行脱水至55%以下,再静置、堆放自然晾晒至含水率降到30%~50%;
步骤2:物料混合:脱水泥饼进入破碎机破碎后,通过筛网筛出粒径≤3mm的底泥基质,传送到混合料仓,先添加减水剂混合均匀,再与工业废渣、钙质添加剂、建筑废弃物、激发剂等物料进行搅拌混匀;
步骤3:消解陈化:混合物料传送至消解仓进行陈化1~7天,每24h翻动一次;
步骤4:挤压成型:将陈化后的通过制砖机在50~200KN压力下压制1~2分钟成型;
步骤5:低温水热反应:砖坯通过在温度为120~220℃,反应环境压力为0.2~2.5MPa,反应时间为6~16h的条件下的低温水热反应制备得到成品底泥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中科智感(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智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中科智感(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智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16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