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铜管加工快速退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4730.0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6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雷宇;赵志远;谭丽玲;赵卫杰;姚利刚;崔雄杰;陈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金龙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4 | 分类号: | B21D45/04;B21D28/34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南华渝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王友章 |
地址: | 404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铜管 加工 快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密铜管加工快速退料装置,包括基框总成、加工组件、联动退料总成,整体以基框总成为安装基础,基框总成设有可自动上下移动的冲压加工板,冲压模芯固定连接在冲压加工板的下端,下模座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下模座与冲压模芯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冲孔口,下模座的主体中开设有用于插接待制铜管的铜管插接槽,且铜管插接槽与冲孔口相交;联动退料总成中的退料杆滑插在退料槽内,且退料杆后端的退料齿条与冲压加工板后端的随动齿条传动连接,在随动齿条向下移动时,退料齿条同步的向后移动,在随动齿条向上移动时,退料齿条同步的向前移动,从而利用自身的冲孔动作带动实现冲孔完成后的退料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密铜管加工快速退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铜加工业已成为世界铜加工材生产、进出口和消费大国。我国铜管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特别是铜管产品中的代表品种——精密铜管(空调管、水道管、冷凝管)的产品产量、质量、生产技术、生产装备、产业化规模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精密铜管在制作生产中,会涉及到冲孔加工工艺,在精密铜管冲孔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退料操作。目前精密铜管的退料普遍采用人工操作,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由于人工退料操作存在的不规范性,还容易造成对操作人员或精密铜管的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密铜管加工快速退料装置,包括基框总成、加工组件和联动退料总成,基框总成包括底板,加工组件包括冲压模芯和铜管插接槽,联动退料总成包括随动齿条、退料杆和退料齿条;
基框总成中的底板作为安装基础,底板的上方滑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冲压加工板,加工组件中的冲压模芯安装连接在冲压加工板的下端,底板的顶端与冲压模芯对应的位置上安装连接有下模座,铜管插接槽自下模座的主前面开设至下模座的主体内部,下模座的顶端与冲压模芯对应的位置上自上而下贯通开设有冲孔口,且冲孔口与铜管插接槽相交,下模座的主后面与铜管插接槽同轴的位置上对称的开设有两组扇形结构的退料槽,且两组退料槽与铜管插接槽贯通;
联动退料总成中的随动齿条竖直的连接在冲压加工板的后端,底板的后端与两组退料槽对应的位置上横向的固定有两组后导杆,两组后导杆中共同滑接有后联板,两组退料杆固定连接在后联板的前侧面与退料槽对应的位置上,且两组退料杆可滑插至对应的退料槽内,退料齿条横向的固定连接在后联板的后侧面,退料齿条与随动齿条传动连接,且在随动齿条向下移动时,退料齿条同步的向后移动,在随动齿条向上移动时,退料齿条同步的向前移动,两组后导杆的后端共同连接有外支撑板,每组后导杆中都套接安装有顶进簧,两组顶进簧的前端都卡接在后联板的后侧面,前端卡接在外支撑板的前侧面。
进一步地,基框总成还包括滑柱底座和顶板,数组滑柱底座均匀的固定在底板的顶端,每组滑柱底座中都竖直的固定连接有滑动柱,顶板设于底板的上方,顶板的下端与数组滑动柱对应的位置上都固定连接有滑柱顶座,数组滑动柱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柱顶座内;
冲压加工板的主面与数组滑动柱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滑动座,数组滑动座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动柱中;
顶板的顶端安装有冲压气缸,冲压加工板的顶端与冲压气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气缸杆座,冲压气缸下端的气杆穿过顶板后固定连接在气缸杆座中。
进一步地,顶板的主面与冲压气缸气杆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内径大于冲压气缸气杆直径的气杆杆过孔。
进一步地,加工组件还包括模芯底座,模芯底座固定连接在冲压加工板的下端与冲压模芯对应的位置上,冲压模芯竖直的安装连接在模芯底座内。
进一步地,下模座的底端与冲孔口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模座落料孔,底板的主体与模座落料孔对应的位置上贯通开设有底板落料孔,且底板落料孔与模座落料孔孔径相等,均大于冲孔口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金龙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金龙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4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认知能力测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冷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