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发酵度测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53700.8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8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伙水;乐有东;张松艳;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33/02;G06T7/00;G06T7/13;G06T7/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知丞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68 | 代理人: | 杨戬 |
| 地址: | 36201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发酵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茶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发酵度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已充分浸泡和干燥后的茶叶显微图像;获取茶叶已充分浸泡的茶汤成分组成;根据所述茶叶显微图像分析出茶叶的纤维结构保留度;根据纤维结构保留度和茶汤成分组成估算茶叶发酵度。本发明能够根据茶叶的纤维结构保留度以及茶汤成分中与发酵程度相关的参数根据经验进行综合考虑进行估算,这样能够得到有数据支撑的发酵度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发酵度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发酵度一般是用于描述茶叶特别是红茶、白茶、黄茶或黑茶的发酵程度,一般是根据几成熟去描述熟茶发酵度,也就是包括了发酵过程中的氧化程度以及微生物转化的程度来评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在综合范围内进行讨论。然而,在茶叶贸易产生时特别是对外贸易时需要对发酵度进行统一的检测特别是在海关检测时,如果仅仅通过人工观察茶叶茶汤或者品尝茶汤的方式,主观因素较强,也无法给出详细的检测支撑数据,没有说服力。
茶叶的氧化程度可通过茶色素的含量来评估,也有直接通过颜色来评估氧化程度,然而实际上氧化程度与颜色并无必然关系,这种评估方法本身是不客观的;而微生物转化程度也与水溶性多糖溶出情况、纤维结构的保留程度或者游离氨基酸的多少有关;由于儿茶素对于茶叶中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也通过对儿茶素在茶叶中的含量来评估发酵度情况;除了采用化学处理方式来获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的含量以外,也有大量研究提到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到上述成分的检测上。但是对于茶叶发酵度的测定能力均帮助不大,这是由于茶叶的发酵程度不是某一特定含量或者特定参数的成分能够反映的,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与茶叶发酵度相关性强的方法或者模型来反映出发酵度准确测定问题以给出客观有说服力的发酵度测定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发酵度测定方法,能够根据茶叶的纤维结构保留度以及茶汤成分中与发酵程度相关的参数根据经验进行综合考虑进行估算,这样能够得到有数据支撑的发酵度数据,而且可以根据茶种或产地不同进行调整。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发酵度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已充分浸泡和干燥后的茶叶显微图像;
获取茶叶已充分浸泡的茶汤成分组成;
根据所述茶叶显微图像分析出茶叶的纤维结构保留度;
根据纤维结构保留度和茶汤成分组成估算茶叶发酵度。
较佳地,所述茶汤成分至少包括游离氨基酸总量、水溶性多糖、茶多酚和有机酸。
较佳地,所述茶汤成分还包括儿茶素。
较佳地,所述茶汤成分还包括茶色素。
较佳地,根据所述茶叶显微图像分析出茶叶的纤维结构保留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茶叶显微图像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
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二值化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茶叶纤维结构;
将所述茶叶纤维结构与未经过发酵的同类型茶叶纤维结构进行比对得到纤维结构保留度。
较佳地,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二值化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茶叶纤维结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输入二值化图像;
对二值化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将检测的边缘坐标数据保存到边缘序列中;
遍历整个二值化图像的边界得到整个二值化图像的边缘序列;
将所述边缘序列中的坐标数据所包围的二值化图像抽取作为茶叶纤维结构。
较佳地,将所述茶叶纤维结构与未经过发酵的同类型茶叶纤维结构进行比对得到纤维结构保留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未经泉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3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