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PCSK9的仿生纳米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52362.6 | 申请日: | 202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龙云;李贞贤;姜家铮;张仪;秦彰;祝海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K9/127;A61K47/28;A61K47/24;A61P9/10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余欢 |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pcsk9 仿生 纳米 脂质体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PCSK9的仿生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抑制PCSK9的仿生纳米脂质体包括抗体成分、脂质膜材和仿生细胞膜,其中所述抗体为依洛尤单抗;所述脂质膜材包括大豆卵磷脂、胆固醇、DSPE‑PEG2000‑NH2;所述仿生细胞膜为巨噬细胞膜。本发明将依洛尤单抗包载在纳米脂质体里面,仿生细胞膜伪装于包载依洛尤单抗的纳米脂质体外层,DSPE‑PEG2000‑NH2修饰于仿生细胞膜的表面。本申请能够将脂质体包裹的依洛尤单抗靶向缓释递送,且延长血液驻留时间,进而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有效降低PCSK9表达水平,提高LDLR表达水平,降低LDL表达,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PCSK9的仿生纳米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已超过传染病成为世界头号杀手。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占据核心位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指出,目前我国血脂异常患病人群大幅上升,而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在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中,LDL-C治疗率为5.5%,达标率为25.5%;而极高危人群中,LDL-C治疗率仅为14.5%,达标率更低仅为6.8%。2020年《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超高危ASCVD患者,强化降脂治疗使LDL-C目标值达到更低水平甚至需控制于1.0mmol/L以下,可带来显著心血管获益。
依洛尤单抗(evolocumab)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单抗制剂,其商品名为瑞百安,是一种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2(IgG2),针对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与PCSK9结合,抑制循环中的PCSK9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结合,从而阻止PCSK9介导的LDLR降解,使得LDLR可重新循环至肝细胞表面,导致能够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LDLR的数量增加,从而降低LDL-C水平。依洛尤单抗于2018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首个且唯一一个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或12岁以上青少年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PCSK9抑制剂;于2019年获批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成人患者;同年再次获批更广泛适应症,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PCSK9抑制剂。
在依洛尤单抗显示良好治疗前景的同时,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关注。在临床研究报告中,该药常见的副作用是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胃肠炎、鼻咽炎,其次是局部注射部位反应、过敏反应,而导致停用瑞百安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肌痛。
鉴于依洛尤单抗全身用药的用药剂量较高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其给药方式的局限性,如何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使用剂量,并且减少副作用,是目前应用该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这一医学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纳米脂质体是一种利用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结构的脂质体,通过对活性物质进行包埋,以此来提高生物利用度,保持其原有的性能;此外,因尺寸小、表面效应等特点也能增强物质与细胞之间的接触,提高靶向性。但是,脂质体进入体内后,由于血中的白蛋白、调理素、抗体等各种因素作用,脂质体发生破裂,包封药物快速渗漏,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吸收,限制了它的“导弹”功能。为此,需要用聚乙二醇(PEG)修饰躲避网状内皮吞噬系统监视,增加脂质体在血液中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另一方面,通过巨噬细胞膜的包裹,可以借助细胞膜上的特征蛋白协助脂质体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同时达到利用炎症趋化性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研究所)),未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2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基站用控制机柜
- 下一篇:一种畜牧兽医用牲畜输液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