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切割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48592.5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8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周凯;李乐;张玉红;李洪波;王诚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宁市杰隆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6M11/11;D06M15/13;D06M13/10;D06M13/192;D06M13/41;D06M13/463;D06M15/03;D06M101/04;D06M101/20;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乔尚辉 |
地址: | 515322 广东省揭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混纺 纱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切割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纤维的选取:选取1‑5份碳纤维、5‑9份海藻酸纤维、1‑5份薄荷纤维和15‑25份聚乙烯纤维;步骤二:将碳纤维、海藻酸纤维、薄荷纤维依次分别送入到2‑3倍的改良整理剂中蒸煮处理。本发明经过特殊的原料选取和原料配比,制备的纱线基体防割性能强,同时原料经过改进处理后,柔软度以及弹性、断裂性能增强,改性中采用碳纤维、海藻酸纤维、薄荷纤维经过改良整理剂蒸煮处理,聚乙烯纤维采用界面调节剂处理,改良整理剂采用盐酸溶液、海藻酸钠水溶液配合,加入壳聚糖,芥酸酰胺调配,同时经过碳纳米液配合改进后,能够增强基体的柔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纺纱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切割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混纺纱是指用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混纺而成的单纱;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混纺纱线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开松、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工序,混纺纱线既有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混纺分为毛粘混纺、羊兔毛绲纺、TR面料、高密NC布、3M防水摩丝布、天丝面料等,混纺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毛纺织物的成本,又不使毛纺织物的风格因粘胶纤维的混入而降低。
现有的混纺纱采用加入金属纤维、无机纤维原料配合提高产品的防切割性能,但产品的柔软、断裂性能降低,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式防切割混纺纱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切割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切割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纤维的选取:选取1-5份碳纤维、5-9份海藻酸纤维、1-5份薄荷纤维和15-25份聚乙烯纤维;
步骤二:将碳纤维、海藻酸纤维、薄荷纤维依次分别送入到2-3倍的改良整理剂中蒸煮处理,蒸煮25-35min,蒸煮温度为85-95℃,蒸煮结束,水洗、干燥,即可;
步骤三:将聚乙烯纤维送入到2-3倍的界面调节剂中超声分散处理10-20min,超声功率为550-650W,超声处理结束,水洗、干燥;
步骤四:制备第一纤维体、第二纤维体和第三纤维体,然后再进行排列经过三道并条、然后采用粗纱机粗纱、细纱机进行细纱工序得到本发明的防切割混纺纱线,其中粗纱捻系数为65-75,号数为450-470tex,细纱捻系数为320-330,号数为20-25tex。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碳纤维采用钢纤维代替,切割力性能增强,但是断裂强度、回弹性能降低,同时未加入海藻酸纤维,产品的切割力、柔韧性能均降低,此外,纤维原料选取、配料不同,产品的强度性能虽有所改进,但均不如本发明采用碳纤维、海藻酸纤维、薄荷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的配比选择效果显著。
优选地,所述改良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5份盐酸溶液加入到10-15份质量分数5%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充分,得到改良液;
S2:将10-20份改良液中加入1-5份壳聚糖,然后再加入1-4份芥酸酰胺、1-2份碳纳米管液,继续搅拌混合充分,得到改良整理剂。
优选地,所述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10%。
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液的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送入到研磨机中进行研磨,过50-100目,然后将碳纳米管按照重量比1:3加入到质量分数10%的氯化镧稀土液中,然后加入碳纳米管总量15-25%的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分散功率为150-250W,超声时间为20-30min,分散结束,得到碳纳米管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宁市杰隆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普宁市杰隆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8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