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47483.1 | 申请日: | 202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雷海平;张建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中电子材料(重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13/00;F17C13/02;F17C13/04;B09B3/30;B08B9/032;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邓锋 |
| 地址: | 4012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气瓶可拆卸连接的进气汇流单元、对气瓶进行加热或翻转的加热单元以及冷却回收单元,所述进气汇流单元包括进气管以及安装在进气管上的第一开关阀以及安装在进气管上的第一气压表,所述冷却回收单元包括回收管、包裹回收瓶外壁的保温套以及依次安装在回收管上的第二开关阀、第二气压表和第三开关阀,回收瓶与回收管靠近第三开关阀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回收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回收管靠近回收瓶的一端上设有冷却器,冷却器位于第二开关阀和第二气压表之间;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进气汇流单元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翻转部以及包裹气瓶的加热部,所述翻转部包括与气瓶侧壁相抵的第一夹爪、与第一夹爪配合的第二夹爪以及带动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翻转的转轴,第一夹爪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第二夹爪与转轴之间设置有控制第二夹爪沿转轴的轴向水平移动的气缸,第二夹爪与气瓶的侧壁相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收单元还包括称量回收瓶重量的称量器,回收瓶位于称量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单元,所述真空单元包括气压调节管、真空计以及依次安装在气压调节管上的真空泵、真空连接阀和第四开关阀,气压调节管的一端与外界大气通,气压调节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通,真空泵与真空连接阀电联接,气压调节管的第四开关阀处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第四开关阀并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换单元,所述置换单元包括吹扫总管、若干吹扫支管、安装在进气管上带数值显示的压力变送器以及安装在进气管上对真空计进行保护的气压保护器,吹扫总管上设有第五开关阀,吹扫支管上依次安装有管网气、第一单向阀、第三气压表和第六开关阀,吹扫总管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吹扫总管的另一端与若干吹扫支管靠近第六开关阀的一端均连通;所述吹扫总管的第五开关阀处安装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第五开关阀并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洗涤单元,所述洗涤单元包括排放管以及依次安装在排放管上的废气处理部、第二单向阀和第七开关阀,排放管的一端与废气处理部处连通,排放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通,所述排放管的第七开关阀处安装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与第七开关阀并联;所述吹扫支管与排放管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第八开关阀,连接管与排放管的连接处位于废气处理部和第二单向阀之间,连接管与吹扫支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单向阀和第六开关阀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分析单元,所述气体分析单元包括气体分析仪、连通气体分析仪与进气管的分析管以及连通气体分析仪与排放管的排气管,进气管靠近的一端上设有气体分析仪,排气管上依次设有第三单向阀和第九开关阀,第九开关阀位于排气管靠近的排放管的一端上,排气管与排放管的连接处位于废气处理部和第二单向阀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析仪包括氧气分析仪和水分分析仪,氧气分析仪和水分分析仪并联安装在分析管和排气管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瓶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部连通有洗涤塔,洗涤塔内喷淋设置有对残余气体进行吸收的吸收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气瓶综合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查步骤:检查待处理气瓶外表是否完好,对有破损的气瓶进行维修或更换;
气瓶连接步骤:将待处理气瓶与进气管的端部连接,将管网气与吹扫管的端部连接,洗涤瓶与排放管的端部连接,回收瓶与回收管的端部连接;
检漏步骤:待处理气瓶和回收瓶上的瓶阀关闭,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第六开关阀、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第九开关阀、真空连接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均处于开放状态,让进气管、吹扫支管、吹扫总管、回收管均连通;氮气管网气的瓶阀打开向进气管、吹扫支管、吹扫总管和回收管内加入13-18Mpa的氮气,同时在进气管、吹扫支管、吹扫总管、回收管的待检漏处涂覆肥皂水,无气泡产生,且待第一气压表、第二气压表、第三气压表、第四气压表和压力变送器上的显示数据恒定,且恒定保持时间大于等于10min后,检漏合格;检漏合格后,该管网气的瓶阀关闭;
管道内气体正压置换步骤:开启装有氮气的管网气,同时打开与该管网气连通的第一单向阀、第六开关阀以及吹扫总管上的第五开关阀,置换时间为8-12S,待第一气压表、第二气压表、第三气压表和第四气压表测得的压力达到10bar(g)后,关闭第一单向阀、第六开关阀和第五开关阀;3-7S后打开第二单向阀和第七开关阀对气体进行排放,当排放时间达到8-12S,且第一气压表、第二气压表、第三气压表和第四气压表测得的压力达到0bar(g)后关闭第二单向阀和第七开关阀,重复本步骤8-12次,即完成1次置换;
管道内气体抽真空步骤:关闭第一开关阀,气瓶呈关闭状态;打开真空连接阀以及第一电磁阀或第四开关阀,启动真空泵,真空计启动,真空泵对进气管、吹扫支管、吹扫总管、排放管、分析管、排气管、回收管和气压调节管进行抽真空,待第一气压表、第二气压表、第三气压表和第四气压表测得的压力降低至5Pa以下时,关闭真空泵、真空连接阀和真空计;
置换步骤:关闭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第六开关阀、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第九开关阀、真空连接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打开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以及待处理气瓶和回收瓶的瓶阀,加热单元对待处理气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60-70℃,冷却器对回收管进行制冷,制冷温度小于等于气体的沸点,转轴通过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带动待处理气瓶转动,气瓶翻转90-180°;气瓶底部的气体通过瓶阀、第一开关阀、进气管、第二开关阀和回收管进入到回收瓶内;待称量器上获取回收瓶的重量无变化超过2-3min时,回收结束,关闭回收瓶的瓶阀;
洗涤步骤:开启第二单向阀和第七开关阀,进气管、回收管和气瓶内残余的气体进行排放,废气处理部和洗涤塔对排放的气体进行洗涤处理,达标排放;
正压置换步骤:再次开启装有氮气的管网气,同时打开与该管网气连通的第一单向阀、第六开关阀以及吹扫总管上的第五开关阀,置换时间为8-12S,待第一气压表、第二气压表、第三气压表和第四气压表测得的压力达到10bar(g)后,关闭第一单向阀、第六开关阀和第五开关阀;3-7S后打开第二单向阀和第七开关阀对气体进行排放,当排放时间达到8-12S,且第一气压表、第二气压表、第三气压表和第四气压表测得的压力达到0bar(g)后关闭第二单向阀和第七开关阀,重复本步骤8-12次,即完成1次正压置换;
拆卸回收步骤:关闭第二开关阀,关闭冷却器,取下回收管端部处回收瓶;转轴通过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带动待处理气瓶再次转动,使气瓶回到竖直朝上状态;
气瓶抽真空步骤:加热单元对待处理气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也为60-70℃;打开第一开关阀、真空连接阀以及第一电磁阀或第四开关阀,启动真空泵,真空计启动,真空泵对进气管和气压调节管进行抽真空,待第一气压表测得的压力降低至5Pa以下时,关闭真空泵、真空连接阀和真空计;
加底气分析步骤:待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开启管网气,同时打开与该管网气连通的第一单向阀、第六开关阀以及吹扫总管上的第五开关阀,使得第一压力表上的压力增加到3bar(g),形成气瓶内的底气;然后关闭管网气和气瓶;开启第三单向阀和第九开关阀,进气管内的底气进入到氧气分析仪和水分分析仪中,氧气分析仪对底气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检测,水分分析仪对底气中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取下进气管端部上的气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中电子材料(重庆)有限公司,未经欧中电子材料(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4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