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39429.2 | 申请日: | 202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2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强;谢文才;冯玉涛;陈斌;李昕;刘富凯;李光志;徐洪亮;张斯钰;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B23K11/36;B23K1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王玉珏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电极 位移 检测 点焊 飞溅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装置,包括点焊机器人(1),以及设置于所述点焊机器人(1)输出端的伺服点焊钳(2),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点焊钳(2)的内侧安装有用于焊接的动电极(3),以及检测所述动电极(3)位置数据的检测装置(4);
还包括点焊控制系统(5)和与所述点焊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的分析系统(6),所述点焊控制系统(5)与所述点焊机器人(1)信号相连并控制所述点焊机器人(1)移动和点焊;所述点焊控制系统(5)与所述检测装置(4)信号相连,接收所述检测装置(4)检测的动电极(3)位移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所述分析系统(6);所述分析系统(6)分析接收的动电极(3)位移数据,判断并记录是否存在点焊飞溅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机器人(1)包括放置于平面上的底座(11),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部的机器人本体(12),以及安装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2)侧部的连接杆(13),所述伺服点焊钳(2)安装于所述连接杆(13)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点焊钳(2)设置为电伺服点焊钳或气伺服点焊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控制系统(5)包括控制柜(51),安装于所述控制柜(51)内部并与所述分析系统(6)和所述检测装置(4)信号相连的控制器(5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设置为位移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分析系统(6)中预先存入每个焊点的编号、焊点总厚度和飞溅阈值数据;
S2、检测装置(4)检测伺服点焊动电极(3)的位置数据,确定从加压完毕至焊接单个焊点完毕过程中动电极(3)的位置数据;
S3、点焊控制系统(5)通过检测装置(4)获取相应编号焊点相对应的动电极(3)位置数据,并将焊点编号和对应的动电极(3)位置数据传输给分析系统;
S4、分析系统(6)检测动电极(3)在单个焊点焊接过程中是否存在突然移动数值,并将突然移动数值与飞溅阈值数据对比,若突然移动数值超过飞溅阈值数据,则判定发生飞溅,若突然移动数值不超过飞溅阈值数据,则判定未发生飞溅;
S5、按照焊点编号,将判断飞溅有无的结论记录在分析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所述S4中,飞溅阈值数据为特定时间△t内动电极位置变化值的上限△p0,△p0为焊点总厚度的占比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突然移动数值为任意时间△t内的动电极位移量△p数值,若△p超过△p0,则判定发生飞溅;若△p未超过△p0,则判定未发生飞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电极位移检测点焊飞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检测装置(4)检测伺服点焊动电极(3)的位置数据包括如下方式:直接检测动电极(3)的位置数据;通过检测伺服点焊钳(2)安装动电极(3)的动臂位置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94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消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