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大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3967.0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4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伟;向明芳;叶欢;黄楚敏;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H04L67/5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苗晓娟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数据 传输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大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介质,确定需要的缓存大小,将缓存数据量进行冗余设计,保证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数据量不会溢出,缓存数据量冗余设计包括数据的产生量部分和数据的消耗量部分;建立虚拟化传输通道,通过系统验证BB端,在系统通过BB端认证后,再由MCU端发起认证,认证流程与BB端认证流程相同,当BB端与MCU端均通过系统认证之后,MCU端与BB端认证成功并建立系统虚拟化传输通道;设计传输控制‑白名单,定义每个采样的ID属性,并将ID属性配置发送上传;建立传输协议,保证传输数据的加密性和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软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大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介质。
背景技术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背景下,汽车不再作为一个单一载体,是一种物理产品(终端),而是作为一个智能车载终端,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并以此产生新的价值(价值延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特定的对象,对其进行数据画像,是进行价值延展的核心关键;并进一步,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并在特定载体聚集汇聚,进行信息的提取,分析,才会提供价值延展的可能性。
在整车数据上云的路径中,会面对数据量大,数据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不能保证在传输过程中不丢失,数据的压缩,数据的丢失,通道在建立前的数据完整性没法保障,数据的信息安全容易出错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大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上云的路径中,会面对数据量大,数据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不能保证在传输过程中不丢失,数据的压缩,数据的丢失,通道在建立前的数据完整性没法保障,数据的信息安全容易出错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包括:
一种车载大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需要的缓存大小,获取车机系统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产生量以及数据消耗量,基于车机系统单位时间内数据产生量与数据消耗量之间的差值确定缓存大小;
获取所述车机系统上电信号,通过所述车机系统对平台端发起认证,所述平台端通过认证后,所述车机系统对云端发起认证,所述云端认证流程与平台端认证流程相同,当所述平台端与云端均通过车机系统认证之后,所述云端与平台端之间建立车机系统数据传输通道;
设计传输控制-白名单,通过所述车机系统进行多次采样数据,并获取数据采样模式、采样时间以及采样区域定义每次数据采样的身份属性,并将身份属性进行标记,标记完成后通过所述车机系统数据传输通道分别将多次采样数据上传至云端;
建立传输协议,通过所述车机系统对经过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的数据进行添加传输协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车机系统单位时间内数据产生量与数据内存消耗量确定缓存大小包括步骤:
计算输入端口的数据在速率固定时,其单位时间内的数据量的传输限值;
计算输出端口的数据在速率固定时,其存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数据量传输限值;
计算两个传输限值之间的差值,并叠加预设的数据处理损耗数值后,获取需要的缓存大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建立车机系统数据传输通道包括步骤:
在预设次数内,每隔预设时间,由平台端发起一次认证,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反馈信息;若收到认证信息,则平台端认证成功;若在预设次数内均为收到反馈信息,则认证失败;
平台端认证成功后,在预设次数内,每隔预设时间,由云端发起一次认证,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反馈信息;若收到认证信息,则云端认证成功;若在预设次数内均为收到反馈信息,则认证失败;
云端认证成功后,建立平台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3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