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0063.2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1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米恩强;谭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恒丰同利巾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姚家龙 |
地址: | 7511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混纺 纱线 纺纱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所述抗菌混纺纱线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麻赛尔纤维、15~25%竹炭纤维、15~25%粘胶纤维和30~40%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半精纺工艺纺成纱线,其过程依次包括染色工艺、梳棉工艺、并条工艺、粗纱工艺、细沙工艺和络筒工艺,集各种纤维的优点于一体,使得纱线具有优秀的吸附性和抗菌性,同时还有足够的亲肤性和舒适性,因为采用的半精纺工艺,所以该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较为广泛,流程较短,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由于内衣与人体肌肤密切接触,本身不断遭受污染,有来自人体、外界、大气环境中的尘埃、浮土以及食物污渍等;也有来自人体的汗液、脂肪、以及表皮落屑等分泌物。这些污渍使有害的细菌迅速繁殖,产生出不良化合物,挥发令人不快的气味,诱发各种皮肤病和传染病,并使服装的服用舒适性等变差。然而竹炭制品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竹炭制品中的竹炭纤维抑菌性能良好;其次,竹炭纤维为具有超强的吸附性能,能够吸附人体排出的分泌物和有毒气体,达到防腐、防臭、吸附异味的功效。再加上竹炭纤维的吸湿快干使内衣与皮肤保持相对干爽的状态,能够抑制上述现象的发生。此外,竹炭纤维具有发射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的功能,并且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钾、钙等矿物质。用竹炭纤维具制成的纺织品具有可洗可穿性,同时具有洗涤耐久性。可广泛应用于衬衫、T恤、内衣、运动休闲装。竹炭纤维的多功能特性引起了纺织界的关注。其特有的舒适、健康、环保、保健的功能性要求,而且产品的开发对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竹林资源,开发独特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具有重大意义。虽然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和吸附性能,然而由于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需要与其它纤维进行混合纺纱,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其他纤维与竹纤维进行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都较佳的纱线,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生产的纱线具有优秀的吸附性和抗菌性,而且触感上也有很好的亲肤性和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设计一种抗菌混纺纱线,所述抗菌混纺纱线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麻赛尔纤维、15~25%竹炭纤维、15~25%粘胶纤维和30~40%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半精纺工艺纺成纱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设计一种抗菌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所述纺纱工艺为半精纺工艺,该半精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染色工艺,将分别染色后混匀;
梳棉工艺,在梳棉工艺中采用柔和梳理、顺利转移、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高锡刺比、降低道夫速度的工艺原则;
并条工艺,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混并,将牵伸倍数设置为偏大的数值,并适当降低车速;
粗纱工艺,在粗纱工艺中适当增大纱线的捻度,降低纺纱的车速,适当增大罗拉钳口隔距;
细纱工艺,在细纱工艺中将纺纱机内的前胶辊位置适当前移,减少纺纱三角区面积,在胶辊表面喷洒抗静电剂,将罗拉后区隔距增大;
络筒工艺,在络筒工艺中控制捻接参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梳棉工艺中,选用锡林针布型号为AC2025*1660,道夫针布型号为AD4030*1890,刺辊针布型号为AT5615*05611,盖板针布型号为MCZ-30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的轻定量是指生条的定量为13-15g/5m。
进一步地,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的低速度是降低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所述的高锡刺比是将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值控制在2.2~2.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恒丰同利巾被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恒丰同利巾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0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子连接盘旋转定位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