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滑翔机浮力驱动系统、浮力调节方法及发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19515.7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14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辉;王树新;杨绍琼;牛文栋;马伟;杨明;孙通帅;兰世泉;连业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G8/22 | 分类号: | B63G8/22;B63G8/08;H02K7/1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 |
地址: | 26623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滑翔机 浮力 驱动 系统 调节 方法 发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滑翔机浮力驱动系统,属于水下滑翔机技术领域,其安装于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容置腔;该浮力驱动系统包括外皮囊、第一管路、泵马达、电动发电机、蓄能器、第一换向阀和控制系统,外皮囊设置于外壳外侧;第一管路设置于容置腔中,第一管路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与外皮囊连通;泵马达设置于第一管路中;电动发电机与泵马达连接;蓄能器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第一换向阀设置于第一进液口与泵马达之间,且设置于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通处;控制系统与第一换向阀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水下滑翔机浮力驱动系统能够储存、回收利用海水压力能,并利用海水压力差进行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滑翔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滑翔机浮力驱动系统、浮力调节方法及发电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常用的海洋观测设备,目前水下滑翔机多采用浮力驱动的方式,虽然浮力驱动的方式可以提升水下滑翔机的续航能力,但是浮力驱动系统自身的能耗较高,是整个水下滑翔机能耗最大的一部分。
水下滑翔机所受浮力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变大,这导致水下滑翔机在水下运动过程中的净浮力实际是在不断变化的,浮力的增大对下潜速度和下潜深度具有不利影响,因此,人们通常会在浮力驱动系统中加装蓄能器,以补偿净浮力的损失。在海水压力大于蓄能器预充压力时,外皮囊中的工作介质会在海水压力的作用下流入蓄能器中,以减小外皮囊体积,从而减小水下滑翔机受到的浮力。由于这种净浮力补偿的方法的补偿量取决于蓄能器自身的特性,无法根据浮力损失进行补偿,也无法精确控制补偿量,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浮力补偿量始终大于损失量、保证补偿效果,人们通常使用大容量蓄能器,导致浮力补偿量远远大于损失量,造成能量浪费,现有的浮力驱动系统大多都没有有效利用多余的补偿量,因此,设计一种可回收海水压力能并利用海水压力能发电的浮力驱动系统,对降低水下滑翔机能耗、提高续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滑翔机浮力驱动系统,以回收利用海水压力能,并且利用压差能发电,以提高续航能力。
本发明提供水下滑翔机浮力驱动系统,其安装于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容置腔;浮力驱动系统包括:
外皮囊,外皮囊设置于外壳外侧;
第一管路,第一管路设置于容置腔中,第一管路中流通有工作介质,第一管路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与外皮囊连通;
泵马达,泵马达设置于第一管路中;
电动发电机,电动发电机与泵马达连接,在工作介质流经泵马达时,泵马达驱动电动发电机发电;
蓄能器,蓄能器设置于容置腔中,蓄能器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第二管路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液口,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与蓄能器连通,第二进液口与第一管路连通;
第一换向阀,第一换向阀设置于第一进液口与泵马达之间,且设置于第二进液口与第一管路连通处,第一换向阀包括左位状态和右位状态,当第一换向阀处于左位状态时,工作介质从第一进液口流向泵马达;当第一换向阀处于右位状态时,工作介质从第二管路流向泵马达;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一换向阀连接;
其中,当海水压力大于蓄能器压力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换向阀处于左位状态时,使工作介质从外皮囊流向蓄能器,以储蓄能量;当海水压力小于蓄能器压力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换向阀处于右位状态时,使工作介质从蓄能器流向外皮囊,以释放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未经青岛海洋科技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9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