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调用消音器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15916.5 | 申请日: | 2022-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6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汤汝根;汤仲焘;项永美;叶海泉;杨继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特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王景禾 | 
| 地址: | 323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调用 消音器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汽车空调用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一端上设有开口,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上设有出口(10);
内消音管(2),所述内消音管(2)的一端上设有入口(20),所述内消音管(2)的外壁上凸出设有连接环(21),所述内消音管(2)远离入口(2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2);
外消音管(3),所述外消音管(3)的一端上设有开口,所述外消音管(3)套设在内消音管(2)设有第一通孔(22)的一端外侧,所述外消音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30);
其中,所述内消音管(2)和外消音管(3)均设在外壳(1)内,所述外壳(1)的开口与连接环(21)密封固定连接;
还包括:
螺旋纹(23),所述螺旋纹(23)螺旋状设在内消音管(2)的内壁上;
消音套(4),所述消音套(4)分别套设在内消音管(2)设有第一通孔(22)的外壁以及外消音管(3)设有第二通孔(30)的外壁上;
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套设在消音套(4)的外壁上;
其中,所述消音套(4)覆盖所有的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30),所述消音套(4)通过固定套(5)固定在内消音管(2)和外消音管(3)上;
环形缓冲垫(6),所述环形缓冲垫(6)的截面设为“L”型,所述环形缓冲垫(6)具有弹性;
凸环(7),所述凸环(7)凸出设在内消音管(2)的外壁上且位于连接环(21)远离入口(20)的一侧;
其中,所述外消音管(3)设有开口的一端通过环形缓冲垫(6)套设在凸环(7)外;
所述外消音管(3)的内壁与内消音管(2)上的消音套(4)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壳(1)的内壁与与外消音管(3)上的消音套(4)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内消音管(2)、外消音管(3)以及外壳(1)的内壁均粗糙设置,粗糙度大于100μm;
一种汽车空调用消音器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金属切割机在板料原料上切割出所需的各种板材原片;
S2:通过冲床在板材原片上冲压出第一通孔(22)或第二通孔(30);
S3:将冲孔完成后的板材原片放入油压机内冲压拉伸成圆筒型,从而得到内消音管(2)或外消音管(3);
S4:将内消音管(2)通过攻丝切削加工出螺旋纹(23);
S5:通过分送机(8)将外壳(1)或内消音管(2)或外消音管(3)这类工件逐个送入到运行的传送带(9)上,使工件竖直且等距排列在传送带(9)上;
S6:当传送带(9)上的工件达到预设的位置后,通过搬运机构上的多个夹取装置同时夹取全部的工件,然后将工件移至喷吹机构的防护管(113)内,并套设在喷吹机构的喷吹头(112)外,通过喷吹头(112)喷出的砂料来对工件内壁进行粗糙打磨;
S7:粗糙打磨完成后通过搬运机构来将工件移出喷吹机构进行收集;
S8:将外壳(1)、内消音管(2)、外消音管(3)和消音套(4)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焊接从而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S6中在粗糙打磨后还通过使喷吹头(112)只吹出空气来将工件上残留的砂料进行清理;
所述分送机(8)包括:
转盘(80),所述转盘(80)的中心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00),所述转盘(80)的上侧由第一通孔(800)至转盘(80)的边缘开设有多个滑道(801),所述滑道(801)靠近第一通孔(800)的一端下侧设有贯穿转盘(80)的开槽(802),所述滑道(801)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803);
第一推板(81),所述第一推板(8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10),所述第一转轴(810)的两端伸入第一滑动槽(803)内滑动,所述第一推板(81)的上侧垂直有第一挡板(811);
第二推板(82),所述第二推板(8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20),所述第二转轴(820)的两端伸入第一滑动槽(803)内滑动;
第三转轴(83);
底座(84),所述底座(84)的上侧设有转动轴承(840),所述底座(84)上侧设有容纳槽(841);
下料机构(85),所述下料机构(85)设在转盘(80)的上方一侧用于将工件放入滑道(801)内;
驱动机构(86),所述驱动机构(86)设在转盘(80)的下方且伸入第一通孔(800)内用于带动转盘(80)旋转并推动第一推板(81);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810)靠近第一通孔(800)设置,所述第二转轴(820)靠近转盘(80)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推板(81)和第二推板(82)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三转轴(8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板(81)和第二推板(82)的下侧滑动连接在滑道(801)的底部,所述转盘(80)的下侧通过转动轴承(840)转动连接在底座(84)上,所述驱动机构(86)设在容纳槽(841)内;
所述第一滑动槽(803)包括:
水平槽(8030);
斜槽(8031);
其中,所述斜槽(8031)连接在水平槽(8030)远离第一通孔(800)的一端上,所述斜槽(8031)连接水平槽(8030)的一端高于远离水平槽(8030)一端的水平高度;
所述分送机(8)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87),所述第一弹性件(87)的一端与水平槽(8030)远离斜槽(80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87)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81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特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特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59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