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动、静目标融合算法的相控阵雷达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94774.5 | 申请日: | 2022-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0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孟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中科新微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02 | 分类号: | G01S13/02;G01S13/50;G01S13/72;G01S13/88;G01S7/282;G01S7/285;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吕昕炜 |
| 地址: | 519075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旅游路1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目标 融合 算法 相控阵 雷达 | ||
本发明属于控阵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动、静目标融合算法的相控阵雷达,包括以下算法步骤:步骤一:获取目标信息,通过多个相控阵雷达进行电子扫描,获取目标的反馈信号;步骤二:目标提取,对目标数据进行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区分,得到动态目标与静态目标的单独的数据信息;步骤三:数据除杂,对动态目标数据与静态目标数据的分别进行滤波除杂;步骤四:解决了相控阵雷达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非相参导航雷达的问题,和没有多普勒功能的问题,完成有交集的多个相控阵雷达的目标关联和融合时复杂的搜索和计算,提高目标融合的概率,缩短了目标融合的延时,消除多相控阵雷达之间目标的干扰,提升目标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阵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动、静目标融合算法的相控阵雷达。
背景技术
相控阵雷达即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其快速而精确转换波束的能力使雷达能够在1min内完成全空域的扫描。所谓相控阵雷达是由大量相同的辐射单元组成的雷达面阵,每个辐射单元在相位和幅度上独立受波控和移相器控制,能得到精确可预测的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雷达工作时发射机通过馈线网络将功率分配到每个天线单元,通过大量独立的天线单元将能量辐射出去并在空间进行功率合成,形成需要的波束指向。
目前相控阵雷达在对目标进行数据融合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非相参导航雷达,没有多普勒功能,无法有效区分动态与静态目标,目标融合的延时较大,目标的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相控阵雷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动、静目标融合算法的相控阵雷达,通过多个相控阵雷达采集目标信息,并对动态目标与静态目标进行区分处理,利用多普勒远离对动态目标进行分析,解决了相控阵雷达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非相参导航雷达的问题,和没有多普勒功能的问题,对动态目标和静态目标数据分别分析后再对数据进行融合去重,完成有交集的多个相控阵雷达的目标关联和融合时复杂的搜索和计算,提高目标融合的概率,缩短了目标融合的延时,消除多相控阵雷达之间目标的干扰,提升目标的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动、静目标融合算法的相控阵雷达,包括以下算法步骤:
步骤一:获取目标信息,通过多个相控阵雷达进行电子扫描,获取目标的反馈信号;
步骤二:目标提取,对目标数据进行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区分,得到动态目标与静态目标的单独的数据信息;
步骤三:数据除杂,对动态目标数据与静态目标数据的分别进行滤波除杂;
步骤四:目标数据分析,利用多普勒原理,分析动态目标数据的波形频率差,称得到多普勒频率,根据多普勒频率的大小,得到目标对雷达的径向相对运动速度;根据发射脉冲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测出目标的距离,得到动态目标的运动特征数据;
步骤五:动态目标与静态目标区分标记,动态目标在运动后停止时,将停止的动态目标仍然标记为动态目标,与原本的静态目标做出区分;
步骤六:关联数据融合,对标记后的动态目标与静态目标融合,融合包括将多个相控阵雷达获取的动态目标数据与静态目标数据进行融合;
步骤七:融合数据去重除杂,对融合后的动态目标数据与静态目标数据进行筛选,对重复的静态目标进行去重后重新标记,对重复的动态目标运动特征数据进行整合,然后重新标记整合后的动态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中科新微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中科新微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4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