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咯里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4738.9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诺诺;胡聪;晏佳莹;郑开波;王龙;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9B57/00;C09K11/06;C09D11/5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咯 里嗪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吡咯里嗪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结构为:
其中,R取代基为氢、甲氧基、氟、溴、二甲氨基、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2.合成权利要求1所述吡咯里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合成路径:
其中,R取代基为氢、甲氧基、氟、溴、二甲氨基、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1)在室温下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甲苯、吡咯-2-甲醛、醋酸、哌啶,加热回流,得到反应液;所述化合物1为2-(4-取代苯乙烯基)-3,3-二甲基吲哚,化合物2为吡咯-2-甲醛;
(2)将步骤(1)中的得到反应液在真空条件下旋干,经柱层析纯化后得到化合物H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化合物1、化合物2、醋酸、哌啶的投料摩尔比为1:1:0.1-1.5:0.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加热回流条件为升温至100-1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与:所述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5-7小时。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咯里嗪类化合物在荧光油墨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咯里嗪类化合物在制备荧光油墨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47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新的噻吩并吡咯里嗪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 一种氟硼吡咯里嗪荧光染料及其合成方法
- 一种甲基取代含哒嗪酮结构的螺吡唑-吡咯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硝基取代含哒嗪酮结构的螺吡唑-吡咯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含哒嗪酮结构的螺吡唑-吡咯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氟取代含哒嗪酮结构的螺吡唑-吡咯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甲氧基取代含哒嗪酮结构的螺吡唑-吡咯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甲巯基取代含哒嗪酮结构的螺吡唑-吡咯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氯取代含哒嗪酮结构的螺吡唑-吡咯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均三嗪类染料亲和毛细管电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