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门开门角度控制方法、系统和智能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94549.1 | 申请日: | 2022-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1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彰成;于海波;潘嘉明;赵程;刘达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甲智甲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E05F15/70;G01B1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开门 角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开门角度控制方法、系统和智能门,门扇转动带动随控模块转动,门扇按随控模块预设转动角度梯度变化转动,直到门扇最大开启角度,标记每次门扇转动后对应位置;采集模块反馈随控模块转动信号,数据换算模块将采集模块反馈随控模块转动信号换算成实际随动角度,记录随控模块每次转动角度;测量并记录门扇每次转动角度;将每次门扇转动角度测量并记录,将门扇每次转动角度与相对应的随控模块转动角度对比,运用数学软件工具将对门扇角度和随控模块角度按预设值分段,拟合数学模型直线门扇角度和随控模块角度对应关系方程Y=KX+B;可以精准的获得开门角度和减速机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方便精准对门开角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开门角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开门角度控制方法、系统和智能门。
背景技术
现有门控产品绝大多数采用限位的方式,(如:外加光电开关,接近开关等)传感器来对智能门的开启角度进行限定。
这种限定方式需要售后人员或原厂频繁的技术支持,导致售后成本增加,且用户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自己调整开门角度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开门角度控制方法、系统和智能门,其通过电量计和温度检测模块对电池温度和电量进行判断是否充电,根据电池温度控制充电电流大小,并能够通过供电切换模块实现适配器无缝切换电池供电,能够实现一种较为科学的智能门双供电电路系统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供电电路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门角度控制方法,可适用于智能门中,获取门转动角度和随控模块的转动角度,将门转动角度和随控模块的转动角度运用软件拟合数学模型直线门扇角度和随控模块角度对应关系方程Y=KX+B,通过上述控制方法可以准确获得开门角度和随控模块的对应关系,门开角度的精确控制可以方便用户自己通过APP软件设置自己的开门最大角度,无需售后人员或原厂频繁的技术支持,节约售后成本。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门,智能门包括数据换算模块、采集模块、随控模块和门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门扇转动带动随控模块转动,门扇按随控模块预设转动角度梯度变化转动,直到门扇最大开启角度,标记每次门扇转动后对应位置;
进一步地,预设转动角度取值范围为0.1°~10°,本实施例中预设转动角度取值为5°。
具体的,转动门扇时使随控模块按预设角度5°梯度依次转动,每次转动后标记门扇所在位置,方便后续测量门每次转动角度。
S2、采集模块反馈随控模块转动信号,数据换算模块将采集模块反馈随控模块转动信号换算成实际随动角度,记录随控模块每次转动角度;
S3、测量并记录门扇每次转动角度;
具体地,将每次门扇转动角度测量并记录,将门扇每次转动角度与相对应的随控模块转动角度对比。
S4、运用数学软件工具将对门扇角度和随控模块角度按预设值分段,拟合数学模型直线门扇角度和随控模块角度对应关系方程Y=KX+B;
步骤S3中Y和X表示门扇角度和随控模块角度,K表示斜率,B表示常量。
其中,预设值分段取值范围为0.1°~10°,本实施例中预设值分段取值为5°
其中,数学软件工具是Matlab、Excel或CurveFitter,本实施例中数学软件工具为Matlab。
具体地,将门扇角度和随控模块角度,按5°分段输入MATLAB数学软件工具中拟合方程Y=KX+B,从而可以准确获得开门角度和随控模块的对应关系,用户可以通过APP软件自己设置开门角度,数据换算模块控制随控模块按照客户设定的开门角度自动控制随控模块的转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甲智甲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甲智甲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4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