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994373.X | 申请日: | 2022-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0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茜茜;姜天豪;毕飞飞;胡鹏;蓝树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258 | 分类号: | H01M8/0258;H01M8/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徐晶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电池 气体 流动 辅助 结构 | ||
1.一种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通区结构和固定区结构;
所述直通区结构与流场分配区相互配合,用于使极板的阴极侧及阳极侧处的反应气体直通进入或离开所述流场分配区;
所述极板设有腔口,所述流场分配区位于所述腔口的一侧,所述直通区结构将所述流场分配区与所述腔口连通;
所述固定区结构邻近所述腔口设置,用于将所述直通区结构固定在所述腔口的一侧;
其中,所述直通区结构设有尾部和头部,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尾部与所述流场分配区彼此配合,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头部与所述腔口彼此配合;
所述直通区结构由间隔设置的多个条状结构组成,相邻的两个条状结构之间的间隙形成气体通路;
位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头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作为所述固定区结构;或者所述固定区结构包括注塑体,所述注塑体连接至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头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板分配区包括间隔设置的凸起,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尾部总宽度与极板分配区宽度一致且所述条状结构的间隔距离与所述凸起的间隔距离一致,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头部总宽度与所述腔口的宽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尾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的横截面宽度等于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宽度;位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尾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凸起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尾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与所述凸起相接设置或设有间隔;位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头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与所述腔口的极板边缘齐平,或位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头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突出于所述腔口的极板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口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流场分配区的宽度;位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头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的间隔距离等于或小于位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尾部位置的所述条状结构的间隔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头部位置至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尾部位置,所述条状结构呈弧形平滑过渡,所述条状结构的高度处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区结构通过机械固定或者直接粘结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腔口的一侧的所述极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区结构包括注塑体时,所述极板在所述腔口的一侧设有注塑孔,所述注塑孔是间断设置的多个小孔或是连续设置的一个大孔,通过刀模切割、激光打孔或线切割的方式在所述极板上成形所述注塑孔;在所述注塑孔内注塑形成与所述直通区结构相连接的所述注塑体,所述注塑体通过所述注塑孔连接至所述极板上;所述注塑体的宽度与所述腔口的宽度相同,所述注塑体的厚度为0~1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板上还设有环绕所述腔口设置的密封件,所述固定区结构设置在所述密封件内,所述直通区结构的尾部设置在所述密封件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燃料单电池气体流动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固定区结构通过机械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腔口的一侧的所述极板上时,所述固定区结构以及所述直通区结构的材料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砜、聚醚醚酮、聚苯硫醚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固定区结构通过直接粘结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腔口的一侧的所述极板上时,所述固定区结构以及所述直通区结构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固定区结构通过注塑材料固化粘结至所述极板上,或者所述固定区结构通过胶黏剂粘结至所述极板上;
当所述固定区结构通过注塑材料固化粘结至所述极板上时,所述固定区结构以及所述直通区结构的材料为聚异丁烯紫外光固材料;
当所述固定区结构通过胶黏剂粘结至所述极板上时,所述胶黏剂为硅烷偶联剂、开姆洛克、间苯二酚树脂胶黏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粘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定区结构以及所述直通区结构的材料为氟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43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