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片式电感器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92921.5 | 申请日: | 2022-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6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伍卓权;王国华;郭雄志;马林凯;陈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惠州铂科实业有限公司;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成都市铂科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河源市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2;H01F41/0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片式 电感器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片式电感器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Ⅰ)绕制线圈,并将所述线圈两端的引出脚进行弯折处理;(Ⅱ)提供第一模具,将所述线圈插入第一模具中,并填入软磁性粉料形成磁体,并对所述磁体进行一次压制,使得所述线圈部分嵌于磁体内,得到初始电感;(Ⅲ)将步骤(Ⅱ)中所述的初始电感进行脱膜,并对伸出磁体的所述引出脚分别进行斜切处理形成电感引脚,得到中间电感;(Ⅳ)提供第二模具,采用所述第二模具对步骤(Ⅲ)中所述的中间电感进行二次压制,得到贴片式电感器。本发明解决了大引脚电极不能折弯的难题,使大引脚插件电感可以实现贴片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感电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贴片式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贴片电感在消费电子、数字产品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由线圈、磁芯和电极三部分组成。在电子产品向小、轻、高性能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对贴片电感的可靠性和集成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一体电感工艺中,电极的制作主要以折弯为主,通常将电感的两个铜片电极折弯到电感的底部,以作为电感电极。然而,该方法只适用于铜片电极比较薄,并易于折弯的情况,当电极引脚比较大时,折弯会造成产品开裂或破损。目前,大引脚的电感通常采用插件的设计,以两条引脚为电感电极使用,但该方法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空间体积,还不利于表面贴装与小型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片式电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将线圈的引出脚进行一次压制后,斜向裁切,使引出脚变向并内收敛,再进行二次压制,形成贴片式结构,解决了大引脚电极不能折弯的难题,使大引脚插件电感可以实现贴片设计。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片式电感器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
(Ⅰ)绕制线圈,并将所述线圈两端的引出脚进行弯折处理;
(Ⅱ)提供第一模具,将所述线圈插入所述第一模具中,并填入软磁性粉料形成磁体,并对所述磁体进行一次压制,使得所述线圈部分嵌于磁体内,得到初始电感;
(Ⅲ)将步骤(Ⅱ)中所述的初始电感进行脱膜,并对伸出磁体的所述引出脚分别进行斜切处理形成电感引脚,得到中间电感;
(Ⅳ)提供第二模具,采用所述第二模具对步骤(Ⅲ)中所述的中间电感进行二次压制,得到贴片式电感器。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步骤(Ⅰ)中,所述弯折处理的弯折角度为60~120°,例如可以是60°、65°、70°、80°、90°、100°、110°或120°,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90°。
优选地,所述线圈采用铜漆包线和/或银漆包线绕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线圈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漆包线为本领域熟知的制作线圈的导线绕组,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导线绕组的两端分别设置引出脚,作为线圈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引出脚通常采用易弯折的材料,可以为扁平结构,比较薄,可进行压制成型。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步骤(Ⅱ)中,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中模与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中模内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空腔,将所述第一下模、所述磁体与所述第一上模依次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进行一次压制。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下模的至少两侧表面分别设置开口插槽,所述开口插槽用于容纳所述引出脚,所述第一下模靠近所述磁体的一侧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口插槽的开口处。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步骤(Ⅱ)中,所述初始电感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惠州铂科实业有限公司;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成都市铂科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河源市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惠州铂科实业有限公司;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成都市铂科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河源市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2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