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轨道交通中深埋地铁车站的疏散通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9484.3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寅;王飞;李耀;梁正;刘伯夫;周铁军;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轨道交通 中深埋 地铁 车站 疏散 通道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轨道交通中深埋地铁车站的疏散通道,包括由地下结构墙围成的疏散井,以及设置在所述疏散井内的预制深埋楼梯;所述预制深埋楼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疏散井的底部和上方出口;所述预制深埋楼梯通过梯段平台与多个疏散等候平台连接;每一所述疏散等候平台的宽度均与相应的所述梯段平台相同,与相应的所述梯段平台之间均采用平坡连接,与相应的所述梯段平台连接的地面均设有提示带;多个所述疏散等候平台分别根据所在深度设置。本发明通过一体化的疏散等候平台与预制深埋楼梯,能够缓解乘客在深埋车站楼梯内的疲劳极限,实现了乘客可以在专用平台等候救援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站人员疏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轨道交通中深埋地铁车站的疏散通道。
背景技术
地铁投资大、技术难度高、施工周期长、环境因素复杂、事故风险大,尤其是地下空间封闭、结构复杂、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逃生疏散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探讨地铁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技战术措施意义重大。
在现有技术中,疏散楼梯是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内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专用灭火器。常规的地下车站埋深较浅,楼梯的提升高度往往在10米左右,乘客通过疏散楼梯逃生至地面的时间较短,常规的体力消耗能满足楼梯行进至室外地面的要求。
然而,根据相关科研表明,最底层的人员至少须爬上相当于12层的楼梯才能抵达地面安全区域。人员体能在单人上行过程中是影响上行速度的重要因素,即在长距离上行疏散中,人员的体力和耐力对疏散速度影响极大。
特别在一些深埋车站内布设的疏散楼梯,其提升高度超过20m,梯段转折多,疏散路径曲折,爬坡时段长,极大地增加了疏散的风险。
尤其对于一些老弱人员和无障碍人士等特殊人群,过长的提升高度使他们行进时间大大加长,体积消耗剧烈,过早到达疲劳极限,在楼梯梯段中踌躇不前,一方面存在自身滑倒等安全隐患,缺少救援途径和救援设施,另一方面在现有疏散过程中行人全部拥挤在一起,既没有相应的附属设施,也没有相对隔离,危及其他人员的正常疏散。
因此,如何解决大深度地铁车站由于深度过大导致的人员疏散困难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用于轨道交通中深埋地铁车站的疏散通道,实现的目的是解决大深度地铁车站由于深度过大导致的人员疏散困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轨道交通中深埋地铁车站的疏散通道,包括由地下结构墙围成的疏散井,以及设置在所述疏散井内的预制深埋楼梯;所述预制深埋楼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疏散井的底部和上方出口;所述预制深埋楼梯通过梯段平台与多个疏散等候平台连接;每一所述疏散等候平台的宽度均与相应的所述梯段平台相同,与相应的所述梯段平台之间均采用平坡连接,与相应的所述梯段平台连接的地面均设有提示带;多个所述疏散等候平台分别根据所在深度设置。
较佳地,多个所述疏散等候平台分别根据所在深度设置,具体如下:
位于所述疏散井的上方出口下方,深度在20米以上的情况,每单跑梯段设置有一处所述疏散等候平台;
深度在8米以上不到20米的区间,每双跑梯段设置一处所述疏散等候平台;
深度不到8米的区间,在对应最靠近8米深度的所述梯段平台处设置一处所述疏散等候平台。
较佳地,多个所述疏散等候平台中,位于最上的方的所述疏散等候平台与所述预制深埋楼梯连接位置对应行人视觉高度的上方位置设有等候区分隔牌。
较佳地,所述预制深埋楼梯的每一所述梯段平台的宽度均为所述预制深埋楼梯宽度的两倍。
较佳地,所述预制深埋楼梯的每一阶梯步用于踩踏的上面均设有预制防滑条;每一所述预制防滑条均沿相应的所述梯步的长度方向分成多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9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