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所需最小有效取样量的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76480.X | 申请日: | 2022-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华;谭子杰;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图像 粒度 测量 最小 有效 取样 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所需最小有效取样量预估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使用一组代表性样品率定得出微量样品与足量样品平均粒径线性关系的90%置信区间上限用于偏保守估计样品平均粒径量值,求取每一代表性样品平均粒径相对误差最终收敛至±5%时的临界质量,从而获得最小有效取样量的偏保守估算经验公式,实现基于微量样品快速测量结果保守估算出最小有效取样量,进而基于估算结果配制样品并采用干式动态图像法开展粒度测量实验。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干式动态图像法测量沉积物颗粒粒度的作业效率,方法简便,使用效果好,具有广泛且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所需最小有效取样量的快速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河流、河口海岸以及海洋区域的非粘性沉积物粒度测量分析领域。其主要原理在于:将干燥的粒子自由落体传递到LED光源前,使用高速、高灵敏度数码相机捕获粒子图像,之后使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提取每个颗粒的轮廓,识别其大小、形状并最终计算出相应的颗粒级配曲线。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干式动态图像的粒度测量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可测量参数多的优点,但测量精度和效率与取样量密切相关,取样量越大,拍照检测到的粒子数量越多,测量结果的内符合精度越高,但测量效率越低,相应完成单个样品的测试周期越长。显然,在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两个维度的约束下,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方法存在最小有效取样量。使用最小取样量的样品基于干式动态图像法测量粒度特征,所得结果精度可控且测量效率最高。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提出了与最大颗粒直径相关的筛析法粒度测量所需最小取样量估算表格,0.07~25mm最大颗粒直径范围对应最小取样量变动范围可达0.01~10kg。该指导方法不适用于干式动态图像法,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筛析法的最小样品需求量通常数倍于动态图像法;另一方面,筛析法与动态图像法的量程范围不一致。
目前,尚缺乏预估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所需最小有效取样量的指导方法,有限的文献中仍以参照经验取定值或肉眼估计粗细后略有变动的做法为主,缺乏共性和质量控制理论依据。如Favaro等(2020)基于CAMSIZER P4动态图像法粒度仪测量风沙样品粒度时,采用取干燥子样40~60克的做法;Martewicz等(2022)基于Camsizer M1动态图像法粒度仪测量海滩砂样品粒度时,统一使用了150克样品的0.5mm和0.8mm筛间组分;Soria等(2017)基于Retsch Technology CAMSIZER动态图像法粒度仪测量海岸带沉积物粒度时使用的干燥子样质量则介于50~100g。
因此,非常有必要提出一种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所需最小有效取样量的快速预估方法,基于该方法预估最小有效取样量制备样品,然后采用干式动态图像法开展粒度测量实验,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干式动态图像法测量沉积物颗粒粒度的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所需最小有效取样量预估方法,采用微量样品与足量样品平均粒径线性关系的90%置信区间上限用于偏保守估计样品平均粒径量值的方法,求取每一代表性样品平均粒径相对误差最终收敛至±5%时的临界质量,从而获得最小有效取样量的偏保守估算经验公式,实现基于微量样品快速测量结果保守估算出最小有效取样量,进而基于估算结果配制样品并采用干式动态图像法开展粒度测量实验,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干式动态图像法测量沉积物颗粒粒度的作业效率,方法简便,使用效果好,具有广泛且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干式动态图像法粒度测量所需最小有效取样量预估方法,其特点是通过使用一组代表性样品率定得出微量样品与足量样品平均粒径线性关系的90%置信区间上限用于偏保守估计样品平均粒径量值,以及求取每一代表性样品平均粒径相对误差最终收敛至±5%时的临界质量,从而获得最小有效取样量的偏保守估算经验公式,实现基于微量样品快速测量结果保守估算出最小有效取样量,进而基于估算结果配制样品并采用干式动态图像法开展粒度测量实验,该预估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6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