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柴油机用尾气协同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70866.X | 申请日: | 202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4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姚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3/035;F01N3/20;F01N3/28;F01N11/00;F01N13/0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南通德恩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98 | 代理人: | 王纯富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柴油机 尾气 协同 净化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船舶柴油机用尾气协同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净化箱一(2),且净化箱一(2)呈“L”字形,所述净化箱一(2)的一侧外壁贯穿设置有前后布置的连接口(3),所述连接口(3)的内部密封连接有分流管(4);
所述分流管(4)的一端安装有氧化型催化器(5),所述氧化型催化器(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的外表面安装有挡环(7),所述进气管(6)的外表面套接有网袋(8),所述网袋(8)的内部放置有均匀布置的活性炭颗粒(9),所述网袋(8)的内部放置有蜂窝分子筛(10),且蜂窝分子筛(10)位于活性炭颗粒(9)的一侧;
所述挡环(7)的外表面套接安装有卡环(11);
所述净化箱一(2)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置物台(12),且置物台(12)位于分流管(4)的侧上方,置物台(12)的顶部放置有储气箱(13),储气箱(13)与净化箱一(2)的一侧外壁通过法兰连接,储气箱(13)的一侧外壁安装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的内表面安装有输气管一(18),储气箱(13)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通风孔,储气箱(13)的顶部安装有风机盒(19),且风机盒(19)位于通风孔的外侧,风机盒(19)的内部安装有抽风机,风机盒(19)的顶部安装有输气管二(20),输气管二(20)的一端与净化箱二(22)的一侧外壁相连接,储气箱(13)的底壁安装有储物盒一(14),储物盒一(14)的底壁安装有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贯穿储物盒一(14)的顶部安装有多孔网罩(16),多孔网罩(16)的内部安装有气体检测装置;
所述净化箱一(2)的顶部安装有净化箱二(22),净化箱二(22)的背面安装有输气管三(29),净化箱二(22)的一侧内壁安装有过滤网板(23),净化箱二(22)的另一侧内壁安装有储物盒二(24),储物盒二(24)的一侧内壁安装有转动电机(25),转动电机(25)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杆(26),连接杆(26)的外表面安装有多孔纤维板(27),多孔纤维板(27)的外表面喷涂有催化剂,净化箱二(22)的内壁安装有微粒过滤器(28),且微粒过滤器(28)位于多孔纤维板(27)的上方;
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小型脱硫塔(21),且小型脱硫塔(21)位于净化箱一(2)的后方,输气管一(18)和输气管三(29)的一端均与小型脱硫塔(21)的外表面相连接,且输气管一(18)位于输气管三(29)的后方,小型脱硫塔(21)的顶端安装有排烟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用尾气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一(2)的另一侧外壁贯穿设置有槽口(30),槽口(3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过滤网筒(32),过滤网筒(32)的外表面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硅胶挡垫(33),其中一组硅胶挡垫(33)的一侧外壁与净化箱一(2)的一侧内壁相贴合,另一组硅胶挡垫(33)的一侧外壁与净化箱一(2)的另一侧内壁相贴合,过滤网筒(32)的一端安装有挡板(31),且挡板(31)与槽口(30)相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用尾气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分子筛(10)与进气管(6)相嵌合,网袋(8)的内表面安装有输送管,且输送管位于蜂窝分子筛(10)的一侧,卡环(11)分为上下两组,卡环(11)的截面呈“凹”字形结构,通过卡环(11)将网袋(8)的边缘处固定在挡环(7)的外表面;
输气管一(18)和输气管二(20)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电子阀门一和电子阀门二,电子阀门一和电子阀门二与气体检测装置之间电性连接;过滤网板(23)的底部与净化箱二(22)的底壁相连接,多孔纤维板(27)位于过滤网板(2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柴油机用尾气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一(2)的正面滑动安装有三组从左往右孔径依次减小的过滤板(36),且过滤板(36)位于过滤网筒(32)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08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