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5049.5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新;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0;E04B1/66;H02S20/22;E04G21/14;F24F5/00;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伏板 智能 墙体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包括:光伏板、外防护层、防水层、保温层、墙体基层、效果层、内防护层、装饰层、智能控制系统、连接件和光伏板连接装置;所述保温层由内至外设置有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所述效果层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设备、上通气管道和下通气管道;所述内防护层和装饰层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贯穿内防护层和装饰层的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外连接件、内连接件和对拉连接件;所述光伏板连接装置包括:上光伏板连接件、下光伏板连接件和支撑件。光伏板、效果层和智能控制系统相互配合,实现利用太阳能制冷制热效果的目的;连接件、光伏板连接装置及双层保温层的设置,使施工操作方便,保温效果好,且具有足够的质量可靠。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墙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
背景技术
建筑能耗占据社会能耗总量的很大比重,因此建筑节能成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的关键;墙体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温隔热措施,但是,目前墙体多采用单纯的保温隔热处理,没能将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具有无污染和可再生的优点,而且太阳能具有普遍性,因此,将可以吸收、储存太阳能的光伏板结合在墙体上,再搭配一些智能设备,可以使墙体本身具有智能制冷制热效果。然而,目前虽然存在一些利用太阳能的墙体技术,但仍面临着太阳能利用率低、施工安装操作难度高和质量可靠度低等缺点。鉴于此,可以通过使用光伏板,寻求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施工安装操作简单、质量可靠度高且保温效果好的墙体构造方式,以得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施工安装操作简单、质量可靠度高且保温效果好的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包括:光伏板、外防护层、防水层、保温层、墙体基层、效果层、内防护层、装饰层、智能控制系统、连接件和光伏板连接装置;所述保温层由内至外设置有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且,第一保温板连接处设置于第二保温板的中间部位;所述效果层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设备、上通气管道和下通气管道;所述内防护层和装饰层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贯穿内防护层和装饰层的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且其与智能控制系统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管线孔道;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显示系统和操作系统;所述连接件包括:外连接件、内连接件和对拉连接件,所述外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防护层、防水层和保温层;所述内连接件用于连接效果层、内防护层和装饰层;所述对拉连接件用于连接外连接件、内连接件和墙体基层;所述光伏板连接装置包括:上光伏板连接件、下光伏板连接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将上光伏板连接件、下光伏板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上开设有的第一管线孔道,且,所述第一管线孔道贯穿外防护层、防水层、保温层和墙体基层;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梯形凹槽和梯形凸块,且,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左右端拼接处分别设置有圆形凹槽和圆形凸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梯形凹槽和梯形凸块设置成相互匹配的等腰梯形形状,且,所述等腰梯形的内角为50-70度或110-130 度;所述圆形凹槽和圆形凸块设置成相互匹配的圆弧形状,且,所述圆弧的圆弧角为230-250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通气管道的一端与制冷制热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上通气孔连接;所述下通气管道的一端与制冷制热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下通气孔连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制冷制热设备释放冷气或者热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5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