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5049.5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新;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0;E04B1/66;H02S20/22;E04G21/14;F24F5/00;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伏板 智能 墙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光伏板(1)、外防护层(2)、防水层(3)、保温层(4)、墙体基层(5)、效果层(6)、内防护层(7)、装饰层(8)、智能控制系统(9)、连接件(10)和光伏板连接装置(11);
所述保温层(4)由内至外设置有第一保温板(401)和第二保温板(402),且,第一保温板(401)连接处设置于第二保温板(402)的中间部位;
所述效果层(6)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设备(601)、上通气管道(602)和下通气管道(603);
所述内防护层(7)和装饰层(8)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贯穿内防护层(7)和装饰层(8)的上通气孔(12)和下通气孔(13),且其与智能控制系统(9)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管线孔道(15);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9)包括:显示系统(901)和操作系统(902);
所述连接件(10)包括:外连接件(101)、内连接件(102)和对拉连接件(103),所述外连接件(101)用于连接外防护层(2)、防水层(3)和保温层(4);所述内连接件(102)用于连接效果层(6)、内防护层(7)和装饰层(8);所述对拉连接件(103)用于连接外连接件(101)、内连接件(102)和墙体基层(5);
所述光伏板连接装置(11)包括:上光伏板连接件(111)、下光伏板连接件(112)和支撑件(113);所述支撑件(113)将上光伏板连接件(111)、下光伏板连接件(112)与连接件(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温板(401)和第二保温板(402)上开设有的第一管线孔道(14),且,所述第一管线孔道(14)贯穿外防护层(2)、防水层(3)、保温层(4)和墙体基层(5);
所述第一保温板(401)和第二保温板(402)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梯形凹槽(403)和梯形凸块(404),且,所述第一保温板(401)和第二保温板(402)左右端拼接处分别设置有圆形凹槽(405)和圆形凸块(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形凹槽(403)和梯形凸块(404)设置成相互匹配的等腰梯形形状,且,所述等腰梯形的内角为50-70度或110-130度;
所述圆形凹槽(405)和圆形凸块(406)设置成相互匹配的圆弧形状,且,所述圆弧的圆弧角为230-2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通气管道(602)的一端与制冷制热设备(601)连接,另一端与上通气孔(12)连接;所述下通气管道(603)的一端与制冷制热设备(601)连接,另一端与下通气孔(13)连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9)可以实现制冷制热设备(601)释放冷气或者热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板的智能墙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连接件(101)包括:四块外连接件隔板(1011)和一块外连接件腹板(1012),且,外连接件隔板(1011)平行于所述墙体基层(5),外连接件腹板(1012)垂直所述墙体基层(5);所述靠近墙体基层(5)的外连接件隔板(1011)上开设有与对拉连接件(103)相匹配的孔,且其间距分别与防护层(2)、防水层(3)和保温层(4)的厚度相匹配;
所述内连接件(102)包括:四块内连接件隔板(1021)和一块内连接件腹板(1022),且,内连接件隔板(1021)平行于所述墙体基层(5),内连接件腹板(1022)垂直所述墙体基层(5);所述靠近墙体基层(5)的内连接件隔板(1021)上开设有与对拉连接件(103)相匹配的孔,且其间距分别与效果层(6)、内防护层(7)和装饰层(8)的厚度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50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