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孔树脂辅助益生菌发酵白果汁减毒增效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960379.5 申请日: 2022-08-11
公开(公告)号: CN116064278A 公开(公告)日: 2023-05-05
发明(设计)人: 陶阳;孙玉玉;韩永斌;李丹丹;姜小三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23L2/38;A23L2/80;A23L2/84;C12R1/25;C12R1/225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吴爽;徐冬涛
地址: 210095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树脂 辅助 益生菌 发酵 白果 汁减毒 增效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大孔树脂辅助益生菌发酵白果汁减毒增效的方法,菌株为白果内生源乳杆菌,名称分别为植物乳杆菌TY‑HYB‑SYY‑Y2,戊糖乳杆菌TY‑HYB‑SYY‑Y3,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分别为CGMCC No.25128,CGMCC No.25127;大孔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本发明发现白果内生源乳杆菌发酵白果汁过程中可促进银杏酸,银杏毒等毒性物质含量降低,同时使银杏内酯含量上升,并且发现在大孔树脂辅助发酵过程中,银杏酸含量进一步降低,达到更明显的减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白果内生源乳杆菌(TY-HYB-SYY-Y2、TY-HYB-SYY-Y3)在发酵白果汁降低银杏酸,银杏毒,升高银杏内酯含量;添加大孔树脂时可以进一步降低银杏酸含量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2亿年,银杏的种子-白果由于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多种其他功能性物质一直是传统的食物来源。白果仁中的重要成分包括黄酮苷、萜烯内酯、双歧黄酮、原花青素,银杏酸等。临床研究表明,食用白果仁可以增强记忆并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其中银杏萜内酯是有效和选择性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

然而由于白果中存在银杏酸、4′-O-甲基吡哆醇、氢氰酸、致敏蛋白等潜在毒性成分,所以只有一小部分银杏种子用于食品工业。银杏酸是一系列具有相似和规则结构的n-烷基酚酸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烷基侧链长度在13到17个碳之间,带有0-2个双键,专利201611101062.7公开了一种通过热处理、机械去芯以及低浓度碱液浸泡相结合,使银杏中银杏酸含量大大降低。4′-O-甲基吡哆醇(MPN)是维生素B6类似物,被称为银杏毒,是银杏中的主要毒性物质,MPN可以破坏γ-氨基丁酸与谷氨酸之间的平衡进而引发抽搐,其细胞毒性、过敏性、免疫毒性和诱变潜力也不容忽视。

乳酸菌在环境中分布广泛,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乳酸菌应用于食品中改善食品风味,促进食品的消化吸收。乳酸菌发酵过程中可促进酚类物质代谢进而丰富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保障食品安全。专利201811273902.7通过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白果粉后,有效地降解白果粉中的银杏酸和MPN的同时保留白果粉大部分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并且风味明显改善。而植物内生菌是植物生长微生态系统中的正常菌落,种类丰富可适应植物体环境与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与生态意义。如专利202110435091.1筛选两种水果内生源乳杆菌发酵蓝莓汁,活菌数高达10.0log CFU/ml并且明显提高了蓝莓汁黄酮醇含量,抗氧化活性与酚酸脱羧酶酶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主要通过筛选白果内源菌,在发酵白果汁过程中可以降低银杏酸、MPN,升高银杏内酯含量;并且在大孔树脂辅助作用下可以进一步降低银杏酸含量的方法。用以提高食品安全性,改善食品风味,提升食品营养价值,并且可以制备具有益生菌活性的发酵白果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保护一种白果内生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TY-HYB-SYY-Y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2年6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28。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白果内生源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TY-HYB-SYY-Y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2年6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27。

本发明经过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DNA序列比对鉴定白果内生源乳杆菌TY-HYB-SYY-Y2与TY-HYB-SYY-Y3分别为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两株菌均具有优秀的减毒增效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0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