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坠绳挂设装置及挂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9166.2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暘;彭智谋;袁茂生;张剑;游欣;肖启繁;熊平;周金;卢锐;刘继强;蒋聪;郭暐;胡伟;朱竞伟;马晓虎;周磊;杨磊;谭会中;李其珂;周子阳;李胜;陈智高;许超;邓天宇;杨雄;钱芳;冉佳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雪萍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坠绳挂设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飞行器;
与所述飞行器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第一夹持件(1)和活动的第二夹持件(2),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第一固定基础的夹持间隙,所述第二夹持件(2)受控于所述控制器进行活动以获得不同大小的夹持间隙,所述固定装置还具有用于连接防坠绳的固绳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一端呈折弯状以钩接所述第一固定基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具有固定部和运动部,所述运动部受控于所述控制器相对于固定部做线性平移运动;所述第一夹持件(1)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2)与所述运动部连接,当所述运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运动时,所述第二夹持件(2)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齿条(6);所述运动部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配置有齿轮(5),所述齿轮(5)与所述齿条(6)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若干沿所述第二夹持件(2)运动方向间隔排布的限位分部(15);
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2);
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夹持件(2)的带动下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限位分部(15)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夹持件(2)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座(11)和卡舌(12);
所述限位座(11)与所述第二夹持件(2)连接,所述限位座(11)具有限位端;
所述卡舌(12)与所述限位座(11)转动连接,所述卡舌(12)与所述限位座(1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机构(13)以使所述卡舌(12)相对于所述限位座(11)具有旋转趋势且所述卡舌(12)在所述弹性机构(13)的作用下与所述限位端抵接;
当所述第二限位部被所述第二夹持件(2)带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1)时,所述卡舌(12)一端被所述限位分部(15)拨动以相对于所述限位座(11)进行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绳组件包括:
固定桩(7),所述固定桩(7)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连接,所述固定桩(7)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板(8);
固绳板(9),所述固绳板(9)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桩(7)的一侧,所述固绳板(9)上设置有若干针刺(10),所述针刺(10)位于所述固绳板(9)与所述固定桩(7)之间,所述针刺(10)沿所述固定桩(7)的周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绳板(9)为圆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通过夹持机构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受控于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固定装置进行夹持。
10.一种防坠绳挂设方法,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坠绳挂设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直径小于防坠绳的一级绳一端与防坠绳的首端绑扎并将所述一级绳穿绕在固定桩(7)上;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夹持件(2)运动以使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之间形成最大的夹持间隙;
通过控制器控制飞行器飞行上升并使飞行器靠近第一固定基础以使第一夹持件(1)与第一固定基础的上端部接触;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夹持件(2)运动以使其靠近第二夹持件(2)直到第二夹持件(2)与第一固定基础的下端部抵触;
拉动一级绳以使防坠绳穿绕在固定桩(7)上直到防坠绳首端与地面之间的间距达到预设值;
拉动防坠绳的尾端以使防坠绳被针刺(10)刺入;
保持针刺(10)与防坠绳的尾端之间的绳段处于张紧状态并将防坠绳的尾端连接于第二固定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91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反光锥小车
- 下一篇:船舶设计图纸用审核推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