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弈方法、对弈装置、显示装置及存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8064.9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5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洁;孙萍;王旭;刘佳丽;苏晓芸;王凯;郑伟伟;谢小环;李玉笛;支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A63F3/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柳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弈 方法 装置 显示装置 存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弈方法、对弈装置、显示装置及存储装置,所述对弈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己方对弈风格的选择;基于对方当前步之后的棋局所处的阶段以及己方对弈风格确定打分因子;基于所述打分因子对己方下一步的第一候选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点进行打分,并将分数最高的所述候选点作为己方下一步落点。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多种形式的对弈风格,提高对弈过程中棋风的表达。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弈方法、对弈装置、显示装置及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围棋作为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使用矩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正规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361个交叉点,棋子必须走在空格非禁着点的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或悔棋,以目数多者为胜。围棋具有简明的规则,但其解空间极其巨大,近似无穷。
直到2016年,人工智能AlphaGo以4:1的总比分击败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才打破了人工智能AI与围棋之间的壁垒。如今,各种围棋AI以及人机对弈平台层出不穷,其训练方法也不断迭代升级,从学习人类棋谱到根据规则自行探索,棋力不断取得突破。
围棋AI在棋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可以全力对弈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击败人类棋手,也可以选择较差的落点,自降棋力去配合对弈者的段位,但其对棋风的表达却远远不及其对赢棋的追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弈方法、对弈装置、显示装置及存储装置,以实现多种形式的对弈风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弈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己方对弈风格的选择;基于对方当前步之后的棋局所处的阶段以及己方对弈风格确定打分因子;基于所述打分因子对己方下一步的第一候选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点进行打分,并将分数最高的所述候选点作为己方下一步落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弈方法,包括:基于对方当前步之后的棋局所处的阶段以及己方对弈风格确定打分因子;基于所述打分因子对己方下一步的第一候选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点进行打分,并将分数最高的所述候选点作为己方下一步落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弈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对方当前步之后的棋局所处的阶段以及己方对弈风格确定打分因子;选择模块,与所述确定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打分因子对己方下一步的第一候选点序列中的每个候选点进行打分,并将分数最高的所述候选点作为己方下一步落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与所述显示屏耦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对弈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对弈方法。
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对弈方法中,会接收用户对己方对弈风格的选择,然后根据对方当前步之后的棋局所处的阶段以及己方对弈风格来确定打分因子,后续基于该打分因子从己方下一步的第一候选点序列中确定出己方下一步的落点。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对棋风(即对弈风格)的表达,且可以知晓的是,不同棋局阶段和/或不同对弈风格可以对应不同的打分因子,即对应不同的候选点选择方法,该动态设计方式可以使得AI能够更贴近人类棋手在不同棋局阶段的思考方式,使得AI在对弈过程中更为灵活,以提升用户对弈兴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对弈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8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