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提升铁矿粉球团造球效率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3541.2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祁成林;冯根生;李金莲;任伟;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24 | 分类号: | C22B1/24;B07C5/10;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于春晓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提升 铁矿 粉球团造球 效率 自动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铁矿粉球团造球效率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铁矿粉造球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造球圆盘、机械臂、摄像机、输送皮带、水管、上料皮带和刮刀,造球圆盘旁边的操作廊道靠近造球圆盘处安装机械臂,摄像机I对准造球圆盘的成球区,摄像机II对准造球圆盘卸料区的输送皮带,造球圆盘上方设置水管和上料皮带,造球圆盘框架内壁设置刮刀,刮刀不随圆盘转动。本发明通过机械臂自动处理成球区大颗粒,增加成球区有效容积,再通过成球区球团粒级分布、方差评价处理的情况,通过成品球团粒级分布、平均粒径及方差确定造球参数的合理性。本发现有效提高球团的造球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危险性,使球团工艺在造球系统实现降本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矿粉造球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有效提升铁矿粉球团造球效率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高炉炉料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其中以烧结矿为主,球团矿和块矿为辅,球团矿和块矿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入炉品位和平衡高炉渣碱度。随着烧结生产系统节能环保压力及气体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确立,烧结工序受到一定的限制,球团矿从辅助炉料向主要炉料转变,高炉高比例球团、碱性球团生产受到重视,因此提高球团产量和质量成为冶金行业的新课题。生产球团的重要工序之一是将适合造球的矿粉制成一定粒度10-16mm的生球,然后进行干燥、预热、焙烧、均热等工序,生球的性能主要包括落下强度、抗压强度、热爆裂强度。本发明主要涉及造成工序。
造球工序一般由两个工艺:圆盘造球和圆筒造球。我国造球皆选用圆盘造球工艺,圆盘造球工艺中转速和倾角为固定条件,不易变化。对于造球工艺目前研究皆在水分、成品球粒度组成、添加粘结剂的种类及配加量及成球时间。我国对铁矿粉造球的研究情况主要如下:
一种铁矿球团造球装置中串联两个造球盘,第二个造球盘在第一个造球盘的下方,第一造球盘未成为生球的矿粉和所述第一分量的生球进入第二造球盘中,第二造球盘再次造球,达到了大幅度减少球团造球过程的返矿率,提高产量,改善生球表面质量和强度,降低能耗的目的。
一种圆筒造球机的挂料装置中相邻刀片在横梁正面上的垂直投影有重叠,刀片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刀片的前端与筒体内壁成弧形。解决圆筒造球机的多余物料粘结附在筒壁上影响造球效率和质量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一种智能造球检测系统中主要对矿粉和球体红外水分分析,盘速检测及图像采集,判断造球机的工作状态,调整水分及机速,保证生球质量。
造球机大颗粒机器人视觉筛选设备中在球盘的支架上,设置有一捞爪,可张开和合拢,合拢后的捞爪与档齿形成捞笼,按照CCD相机查找大颗粒,找到大颗粒后,传送至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在按位置信息将手臂移至到位置处,并下沉入物料中将大颗粒捞入捞笼,当移除造粒机范围后张开捞爪,可将大颗粒移除。该设备未考虑球团圆盘治理的实际情况,1)圆盘制粒是高速运转,定位后机器按定位捞取,不满足实际情况,2)捞取的装置设计及捞取动作在捞取大球的同时,将破坏大量正常球团。
基于上述,本发明将造球盘分为四个区:1)上料区,2)加水区,3)成核区,4)长大及卸料区。本发明通过在成球区、卸料皮带增加图像采集,调整成球区容积,判断与措施联动。本发明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只需操作者在操作室观看即可,有效的减少球团岗位工作强度,使得生球生产效率提高,生球质量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铁矿粉球团造球效率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3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