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韧性TiC粒子增强型马氏体耐磨钢板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43316.9 | 申请日: | 202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邓想涛;王麒;刘丹;王昭东;张青学;付天亮;张勇伟;李艳梅;罗登;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22;C22C38/28;C21D8/02;C21D1/18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韧性 tic 粒子 增强 马氏体 耐磨 钢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工程材料领域,提出了一种高韧性TiC粒子增强型马氏体耐磨钢板制造方法。基于转炉冶炼、炉外精炼、保护浇铸、连铸坯加热、轧制及热处理步骤,采取降低浇铸温度、高渗透轧制和设定轧制压缩比,实现控制高韧性TiC粒子尺寸在1.0‑2.5μm。通过该方法能够稳定生产高韧性TiC粒子增强型马氏体耐磨钢板,钢板硬度为400‑450HB,抗拉强度为1200‑1350MPa,延伸率在10%‑13%,‑20℃冲击吸收功可达35J以上,耐磨性为同硬度传统耐磨钢的1.5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材料领域,尤其涉及高韧性TiC粒子增强型马氏体耐磨钢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低合金耐磨钢的组织通常选用单相马氏体,其耐磨性能与马氏体基体的硬度直接相关,提高其耐磨性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碳含量和马氏体的硬度。然而,随着钢中碳含量和硬度的增加,钢的加工性和焊接性将严重恶化,难以满足装备制造相关要求。在较硬的马氏体基体上引入超硬TiC粒子,通过超硬TiC粒子增加耐磨性,在相同硬度条件下获得更优异的耐磨性能。但大量TiC粒子的加入会对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延伸率和韧性,而在冶金、建筑等工业行业中,使用大量的耐磨钢,部分工件形状复杂,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弯曲成型,因此对钢板的韧性和成型性都有一定的要求。TiC粒子的尺寸会对韧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粒子细化可以提高韧性,但是小粒子在磨损过程中比较容易被磨料去除,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粒子尺寸范围,既保证钢板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又可以获得较高的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TiC粒子增强型马氏体耐磨钢板制造方法,制备得到的钢板硬度为400-450HB,抗拉强度为1200-1350MPa,延伸率在10%-13%,-20℃冲击吸收功可达35J以上,耐磨性为同硬度传统耐磨钢的1.5倍以上。提出了适当降低浇铸温度、高渗透轧制和合理的轧制压缩比相结合的轧制工艺,以实现高韧性TiC粒子增强型马氏体耐磨钢板的稳定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韧性TiC粒子增强型马氏体耐磨钢板制造方法,包括步骤:转炉冶炼、炉外精炼、保护浇铸、连铸坯加热、轧制及热处理;制备得到的钢板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含量为C:0.20-%0.40%;Mn:0.50%-1.00%;Si:0.20%-0.30%;Mo:0.20%-0.50%;Ti:0.30%-0.80%;Cr:0.50%-1.00%;N≤0.004%;S≤0.002%;P≤0.00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所述保护浇铸中采取降低浇铸温度;所述轧制中采取高渗透轧制和设定轧制压缩比,实现控制高韧性TiC粒子尺寸在1.0-2.5μm。
所述转炉冶炼时选取优质钢水,其化学成分采用取消铌微合金化,添加钢水质量的0.20wt%-0.50wt%的Mo和0.50wt%-1.00wt%的Cr提高淬透性;控制有害元素含量:N≤0.004wt%、S≤0.002wt%、P≤0.008wt%。
所述降低浇铸温度具体为设定中间包过热度在20-30℃;在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浇铸的前提下,降低浇铸温度,可以细化铸坯中的粒子尺寸,减少粗大粒子产生的概率,全程保护浇铸。
所述高渗透轧制具体为连铸坯出加热炉后,使用轧机的高压除鳞装置对板坯进行除鳞和降温,使连铸坯表面温度在920-960℃,板坯心部温度在1000-1100℃。高渗透性轧制可以保证钢板心部粒子充分细化,提高钢板心部力学性能。
控制粒子尺寸在1.0-2.5μm之间是该方法的终极目标,通过设定合理的轧制压缩比,对粒子尺寸进行调控,粒子细化可以提高韧性。所述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6-14道次,轧制压缩比≥5,精轧开轧温度为900-940℃之间。
所述热处理中的淬火温度为850-900℃,加热时间为0.5-2小时,回火温度为180-220℃,保温时间为1-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3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