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云数据识别有效性的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1964.0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4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慎广;骆飞;薛运;张天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64 | 分类号: | G06V20/64;G06V10/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晓丽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识别 有效性 检测 方法 装置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有效性的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该方法,获取预设的点云数据;所述点云数据包括待修正区域,其中所述待修正区域为未准确识别的点云区域,然后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感知结果区域,并根据所述待修正区域和所述感知结果区域,确定与所述待修正区域有重叠的目标感知结果区域,再确定所述目标感知结果区域与所述待修正区域的相似度参数;基于所述相似度参数判断所述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节省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的检测的耗时,提高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有效性的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感知算法识别点云数据以实现物体识别,例如激光探测及测距(LIDAR)算法。如果点云数据中部分区域的数据不足以支撑感知算法进行判断,就会导致不能准确识别的情况,如出现漏检和误检。因此,感知算法经常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升级。
相关技术中,升级后的感知算法,需要在实景下进行测试才能检测问题是否解决,对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的检测往往涉及的检测环节较多,且耗时长。因此,对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时,检测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有效性的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的检测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点云数据识别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点云数据,所述点云数据包括待修正区域,其中所述待修正区域为未准确识别的点云区域;
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感知结果区域;
根据所述待修正区域和所述感知结果区域,确定与所述待修正区域有重叠的目标感知结果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感知结果区域与所述待修正区域的相似度参数;
基于所述相似度参数判断所述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云数据识别有效性的检测方法,首先获取预设的点云数据;所述点云数据包括待修正区域,其中所述待修正区域为未准确识别的点云区域,然后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感知结果区域,并根据所述待修正区域和所述感知结果区域,确定与所述待修正区域有重叠的目标感知结果区域,再确定所述目标感知结果区域与所述待修正区域的相似度参数;基于所述相似度参数判断所述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该方法通过对预设的点云数据进行识别,并基于识别结果进行相似度计算,根据相似度计算得到的相似度参数判断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该检测过程无需实景测试,能够更加便捷地确定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节省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的检测的耗时,提高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的检测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点云数据还包括与所述待修正区域对应的规则时间范围;
所述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感知结果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规则时间范围和所述点云数据,确定所述待修正区域对应的目标点云数据;
对所述目标点云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感知结果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点云数据还包括与所述待修正区域对应的规则时间范围;根据所述规则时间范围和所述点云数据,确定所述待修正区域对应的目标点云数据;对所述目标点云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感知结果区域,提供了一种目标点云数据的获取机制,使得可以更高效地生成感知结果区域,进一步节省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的检测的耗时,提高点云数据识别的有效性的检测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感知结果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1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